赤峰市創新破解糧食“總量大 單産低”困局-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17 12:17:46
來源:內蒙古日報

赤峰市創新破解糧食“總量大 單産低”困局

字體:

  收穫時節,赤峰市各地頻傳豐收喜訊,重點地區的玉米、穀子、大豆大面積單産紀錄不斷被刷新。

  巴林左旗1280畝玉米單産提升核心示範田畝産達975.75公斤,刷新同一積溫帶全國玉米單産紀錄;敖漢旗穀子萬畝片畝均單産達651.5公斤,創下內蒙古穀子萬畝片最高單産紀錄;巴林右旗130畝大豆大面積單産提升示範區畝産達297.3公斤,刷新赤峰市大豆百畝田單産紀錄……

  高産穩産的背後,是赤峰市建設良田、培育良種、推廣良法、應用良機、保障良制“五良”高效融合發展的積極實踐。赤峰市是內蒙古糧食主産區,連續11年實現百億斤以上目標。但單産不高,糧食産量僅為每畝380.8公斤,全區排名靠後。如何提升糧食單産産量?

  今年,赤峰市以穩面積、增單産作為頭號工程,採取建設良田、培育良種、推廣良法、應用良機、保障良制“五良”措施,築牢糧食生産“壓艙石”,全方位保障糧食産量穩步提升。

  建設良田,切實落實藏糧於地。全市因地制宜開展坡改梯、集雨補灌、水肥一體化、地力提升、智慧農業等工程建設,加快形成高標準農田“赤峰模式”。2024年,赤峰市規劃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126.44萬畝,預計11月底完工。

  培育良種,紮實推進種業振興。全市範圍內加強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強化農作物優良品種培育,加強“看禾選種”&&建設,集中展示玉米、穀子、高粱、大豆等作物優質品種。目前,赤峰市制種面積達30.16萬畝,通過國家審定玉米品種5個,通過自治區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27個。

  推廣良法,穩步實現藏糧於技。赤峰市大力實施玉米大豆單産提升工程、優質高效增糧、綠色高産高效項目,推廣玉米密植高産精準調控技術、玉米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穀子輕簡化栽培等高産高效技術,完成“一噴多促”噴施面積223.6萬畝,實現玉米、大豆單産水平分別提高92.8公斤/畝、33.3公斤/畝。

  應用良機,有效提升機械化水平。赤峰市嚴格落實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補貼680&&合收穫機,在2023年組建的39個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基礎上,成立1個自治區級區域服務中心、1個縣級區域農機服務中心,為群眾檢查檢修各類農業機械,確保糧食生産一線零故障。2024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5.4%以上。

  保障良制,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赤峰市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群眾提供“耕、種、管、收、儲、銷”全過程農業社會化服務。2024年,全市4000余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合計服務面積600余萬畝,服務農戶30萬戶,實現農民增收15%以上。

  截至10月27日,赤峰市農作物已全部完成收穫。據農情預測,今年全市糧食産量預計達175.8億斤以上,較2023年增加5.5%;糧食平均每畝單産預計達466.4公斤,較上年增長5.4%,有望實現“十二連豐”。

  民以食為天,糧豐天下安。赤峰市正在用一項項務實舉措,一個個可行方案,破解糧食“總量大、單産低”困局,努力實現糧食質與量的雙重飛躍。(記者 王塔娜)

  原標題:“五良”融合齊發力 赤峰創新破解糧食“總量大 單産低”困局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