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收時節,內蒙古民族大學作物學團隊邀請瀋陽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通遼市農牧科學研究所、通遼市農牧業發展中心6位專家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東北西部灌區春玉米、大豆密植水肥精準調控豐産高效栽培模式”試驗田進行測産。
試驗田位於通遼市玉米新技術集成與推廣示範基地,玉米採用實收測産法,實收産量為1070.18kg/畝(14%水),實現了高産與高效的協同;大豆採用理論測産法,理論産量390.93㎏/畝(13%水)。其中,大豆産量刷新了自治區小面積高産紀錄。
“依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採取一系列高産高效栽培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廣玉米、大豆淺埋滴灌水肥精準化調控技術,在更大面積、更多區域實現糧食作物的增産增收。”內蒙古民族大學副校長楊恒山介紹。
近年來,內蒙古民族大學作物學團隊致力於玉米、大豆水肥一體化技術研究,將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大小壟密植導航播種和水肥化精準調控進行集成應用,探索玉米、大豆高産高效栽培新模式,以科技賦能作物單産提升,助力通遼市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記者 李佳雨 通訊員 張博)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