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10日電(郝芳芳)發展低空經濟,打造製造業集群和城市群;發射構建商業衛星組網,培育航天裝備製造基地;&&産業發展政策,加快開闢未來産業新賽道。
地處祖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航天重鎮之一,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越發展。今年以來,內蒙古依託航天基礎優勢,快速切入低空經濟、商業航天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産力,發展未來産業。
搶佔新賽道
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年以來,內蒙古低空經濟産業發展勢頭迅猛。
5月21日,“青城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多星”方式進入預定軌道。
“青城一號”衛星由內蒙古航數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時空天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廣泛用於生態環境、農林水利、自然資源、交通建設、文化旅游、應急防災等方面。“青城一號”衛星的發射,也標誌着規劃發射16—24顆遙感和自主研發sar載荷衛星的“昊天星座”計劃正式啟動。內蒙古航數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劉明爍介紹,“青城一號”衛星的發射有助於提升內蒙古在我國航天數據創新應用以及空天科技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為構建內蒙古航天産業體系、推動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將對內蒙古航天産業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青城一號”衛星發射瞬間。新華網發(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供圖)
7月19日,呼和浩特低空經濟裝備製造産業園揭牌,標誌着內蒙古首個以航天航空産業和低空經濟産業為主導産業的開發區——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和産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為內蒙古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有力載體。
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於2023年3月經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准成立,重點發展打造商業航天製造基地、低空經濟示範區、北斗高分特色創新應用集聚區、低空經濟裝備保稅區等。開發區與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及商業航天頭部企業深藍航天公司合作,打造商業航天“北京亦莊總部及研發—呼市裝備製造—額濟納旗發射”三點一線發展格局。三方已合資註冊成立公司,聯合打造液體火箭回收試驗基地。同時,開發區規劃了100平方公里左右的低空區域,與清華大學等合作建立低空空域管理系統,引進無人機製造、低空導航、低空防務等項目,形成北疆地區重要的低空經濟發展示範區和先行區。
9月25日,鄂爾多斯大型無人機貨運環線試飛活動在鄂托克旗通用機場舉行。此次試飛是跨越多種類型機場、跨越多個空中管制區域、跨越晝夜的大型無人運輸機飛行任務,標誌着內蒙古在大型無人機物流發展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市加快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組建鄂爾多斯市低空經濟開發有限公司,積極推進低空空域分類劃設工作,籌劃建設飛行服務站等低空基礎設施,探索有人機與無人機相結合的貨運模式並爭取常態化飛行,助推內蒙古低空經濟發展。
集聚新動能
發展低空經濟、航天産業,內蒙古有區位優勢、算力優勢、空域優勢。今年以來,內蒙古發揮基礎優勢,拓展豐富和示範推廣“低空+”應用場景,力圖帶動低空飛行器及零部件製造、基礎設施、低空飛行與保障一體化發展,培育新業態新模式,集聚新動能。
位於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的呼和浩特低空經濟裝備製造産業園,重點規劃布局航空器起降場、飛行管理服務&&、低空經濟製造業集群、低空飛行檢驗檢測中心、低空飛行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等,着力打造全産業鏈發展的低空經濟示範基地。今年以來,開發區已簽約新一代商業運載火箭製造、商業液體火箭製造、通航飛機生産製造等26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000多億元,涉及航天裝備、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規劃顯示,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力爭到2027年實現工業總産值500億元,到2035年實現工業總産值1000億元。
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石文昌&&,開發區將着力培育航天裝備、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北斗應用、現代物流五大標誌性特色産業,加快建設航天裝備製造基地、推動建設低空經濟研究院,申建自治區無人機考培中心,創建國家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全力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呼和浩特商業航天總部外景。新華網發(樂炎 攝)
2024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正式印發。
方案明確提出,依託呼和浩特低空經濟産業園,推動以無人機及核心零部件製造為重點,服務、研發、培訓、物流為特色的低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聚焦鄂爾多斯市在試飛業務、短途運輸、航空培訓等方面産業基礎,打造以空域改革、無人機製造、維修保養、綜合保障為主的低空經濟示範區。圍繞包頭市裝備製造和稀土新材料優勢,培育以低空飛行器整機及核心零部件製造為核心的低空製造集聚區。加強三市聯動、産業協同,打造呼包鄂低空經濟發展圈。發揮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場景多元優勢及東部地區文旅資源優勢,建設赤通錫低空應用和烏海阿拉善海拉爾滿洲裏低空旅游集聚區。加快低空飛行與多領域、多行業的融合,以點帶面促進自治區低空經濟發展。
按照規劃,到2027年,內蒙古低空空域改革將初見成效,培育成功1—2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低空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通用機場數量達到33個、標準化臨時起降場(點)達到100個,建成2個以上低空飛行綜合服務站。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打造10個左右低空經濟典型應用場景。低空製造實現突破,引育3—5家低空經濟頭部企業和30家研發製造企業。産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培育呼包鄂低空經濟發展圈,建設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2個低空經濟示範區,打造包頭低空製造、赤通錫低空應用、烏阿海滿低空旅游3個集聚區,基本形成低空製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綜合服務一體化産業發展格局。
逐夢低空經濟、振翅商業航天。內蒙古瞄準萬億“藍海”,蓄勢“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