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右旗:敕勒川上好“豐”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09 17:35:17
來源:土右旗融媒體中心

土右旗:敕勒川上好“豐”景

字體:

豐收的秋天,如詩如畫。土右旗溝門鎮威俊村的辣椒田裏,村民們忙碌的身影構成一幅豐收圖景。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辣椒豐收不僅為村民們帶來喜悅,也為當地經濟注入活力。

  千畝辣椒示範地。

  據土右旗嘉創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光介紹,今年合作社利用沿山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開展千畝辣椒示範種植。“氣溫適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這些都為辣椒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趙光説,目前每畝辣椒地的純收入達到1500元,而且帶動了當地群眾的固定和季節性務工。

  與此同時,溝門鎮板申氣村的玉米也迎來收穫期。大型玉米收割機在田間穿梭,摘棒、剝皮、裝倉、秸稈粉碎,整個作業流程高效而流暢。機械化收割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降低了生産成本,還減輕了種植戶的勞動強度。

  豐收的喜悅。

  2024年,土右旗農作物總播面積達到16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43.5萬畝,玉米133.5萬畝。為了提升玉米的産量和質量,當地以推廣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為重點,實施20萬畝玉米單産提升工程。

  在“三田兩區四支撐”的單産提升綜合性“大園區”思路指導下,土右旗創建“九個有”農業發展模式,實現農藝、農技、農機集成,以及良種、良法、良田配套。此外,還爭取到4700萬元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項目資金,購置精量播種機、北斗導航設備、移動式黃河水直濾水肥一體化設備等,推廣農機農藝配套、有機無機融合、配方肥與水溶性肥料和緩控釋肥料互補等水肥一體化科學施肥增效技術模式,有效保障了玉米産量。

  秋意漸濃,板申氣村的果蔬大棚也迎來豐收季。綠色有機是這個蔬菜大棚的核心競爭力。大棚負責人劉順提着塑料桶,在黃瓜架子間穿行,藤蔓上挂着的嫩瓜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嫩。“來,嘗嘗我們剛下的黃瓜,又鮮又甜。”劉順笑着説。

  

  板申氣村果蔬大棚的有機黃瓜。

  板申氣村的果蔬大棚採取合作社自主運營方式,向村民募股,募股資金用於種植經營。村民入股每年開展一次,入股自由、風險共擔。按年聘請專職管理人員組織生産經營。村民以“以工代賑”方式參與生産,以“分紅勞務工資”獲利。今年,大棚帶動了35人就業,現已累計發放報酬18萬元。

  糧滿倉、果豐碩,在土右旗的廣袤大地上,豐收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姬卉春 王海霞 李書亭)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