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呼和浩特堅持黨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市情,從問題入手,打出提升效能 “組合拳”,奏響基層治理“和諧曲”。
為了真正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提高為民服務方面的直接性、便捷性和高效性,新城區東河街道辦事處在新辦公場地上,創新地將居民辦事窗口區域及行政區域融為一體,打破傳統辦公模式的空間限制,將人名、部門名稱、&&方式直接貼到工位,讓群眾直觀了解到街道的各項工作職能,減少服務過程中的障礙和距離,讓居民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的服務。
“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辦事處,桌子之間都是開放的。辦事找的窗口像會議桌,桌上貼着這個人屬於哪個辦公室,感覺挺新穎的,辦事很方便,而且能直接看到這個街道工作人員都在努力工作。”居民王大媽來東河街道辦理社保時説道。
“只有了解群眾的‘微需求’和‘微心願’,才能清楚要為群眾幹什麼,要怎麼樣去幹。”呼和浩特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劉建清介紹,“呼和浩特市把各個職能部門聚合在街道,結合新修訂的《呼和浩特市街道辦事處工作條例》(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加強街道黨工委對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依法賦予街道辦事處統籌協調權、指揮調度權、行政處罰權,將行政執法權力事項由99項調整為56項,撤銷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將人員編制248名同步下沉至市轄區,充實加強基層一線執法工作力量。統籌整合城管、市場監督等執法力量,形成‘一支隊伍管執法’,推廣‘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做法。”回民區富源小區樓道內地溝污水外溢,清掏多次未見效果,社區把問題“曬”出來,居民代表、社區工作者、物管會成員一起參與協商解決,群策群力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難題。
呼和浩特市把各方治理主體聚合在基層。持續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全市35個街道成立了“大工委”,正在運行的433個社區成立了“大黨委”,吸納3542家駐地機關企事業單位作為成員,通過聯席會議、定期輪值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雙向服務。培育黨建示範社區21個、北疆示範社區23個,79個市場監管所設立“小個專”黨建指導站。深化物業黨建聯建,推進“紅色物業”數質同抓、無物業小區清零“三項行動”、“紅色業委會”擴面提質。全市實施運營管理的574家物業企業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3655個住宅小區實現了物業管理全覆蓋。
與此同時,把各級黨員幹部聚合在小區。推動市、區兩級397家部門單位包聯城區341個社區,協調自治區直屬機關全面深化“區市共建”,組建黨員代辦隊685支,暖心服務小分隊2178支,開展黨群服務進社區、進鄉村、進小區活動10557次,全力服務好群眾的“最後一米”。
以網格為切入點,把各類服務功能聚合在網格。通過整合,將原來設置的綜治、司法、黨建等服務力量下沉,統一規範為基層網格。還依託“吹哨報到”機制,持續深化拓展區域黨建聯建,推動各類組織全面參與、全程嵌入網格治理。積極吸納轄區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型就業群體加入網格員隊伍,實行“雙向服務”模式,並通過發掘小區能人、發揮志願者力量、動員老黨員參與等方式,提升網格隊伍能力。
在新城區丁香北路街道阿爾泰社區,居民李婉清阿姨剛剛跳完廣場舞。談及退休生活,李阿姨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每天都來社區的文體活動室練舞、學書法。每逢佳節,社區組織我們一起做月餅、扎綵燈、寫福字,每一天都過得既快樂又充實,真心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創造的幸福晚年!”(記者 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