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忘本,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記住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這是阿爸、阿媽自小的教誨。”談及尋找唐阿姨的初衷,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烏蘭牧騎隊員布和説。
近日,“石榴花開·籽籽同心”網絡主題活動內蒙古站啟動,中新網記者跟隨採訪團來到集寧區,聽蒙古族少年布和講述了他和北京阿姨雙向奔赴的故事。
1992年,布和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達茂旗一個普通牧民家庭。7歲時,小布和背着阿媽做的書包步入了滿都拉蘇木小學。
這是一所五年制小學,全校共有6個班,40多名學生。當時這裡不僅實行混班教學,學生更是從一年級開始就要住校。
2001年秋天,學校突然來了一群陌生人,他們圍着操場走來走去,一起商量着什麼。沒過多久,在工程機械的作業聲中,新校園建設開始了。
圖為布和在講述他和唐阿姨的故事。中新網記者張林虎攝
次年秋天,4年級的布和搬進了新教學樓。開學首日,校長在開學典禮上宣布,為感謝來自北京英達物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英達物業)的援建,將學校改名為英達希望小學。
“英達物業還組織員工對全校學生進行一對一資助,給大家免費提供小學期間的課本、書包、校服等,同時根據學生的愛好給予支持和幫助。”布和説。
開學後的第一個班會,班主任讓每位同學給資助自己的叔叔、阿姨寫一封信,告訴叔叔、阿姨們各自的愛好和所需的幫助。由於不知道資助人的性別,布和就對着名字琢磨分析,猜測資助自己的可能是男性。
“我就提筆向這個好心的‘叔叔’表達着感謝,傾訴着自己的愛好和困惑。”布和説,當時他不知道該説什麼,想起什麼就寫什麼。
不久,資助者組團來到學校,同學們在操場上列隊歡迎。布和看著校長每念到一個同學的名字,就有一個資助者走出隊列,拿着禮物來找這位同學,他們一起走向班裏或宿舍,最後只有布和孤零零地站在操場上。
圖為布和在拉馬頭琴。中新網記者張林虎攝
儀式結束後,校長和一個手提大包裹的叔叔走到布和身邊。“叔叔告訴我,資助我的唐阿姨因為工作原因這次沒有來,但承諾有機會一定來看我,還給我帶來很多禮物。”布和當時感到很失落,那時候他才知道資助自己的一位阿姨。
布和的學業在繼續,這份北京連着草原的愛心也在繼續。一次,布和在拆禮物時收到唐阿姨隨着包裹寄來的一封信,信中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鍛煉身體,還猜測他長什麼樣子。
“當時我特別開心,但遺憾的是,直到我小學畢業唐阿姨也沒有來過學校。”在布和心裏,唐阿姨特別細心,每一次寄來的禮物、衣服,總是那麼適用。
布和告訴記者,那封信成了他和唐阿姨唯一一次文字交流,自己十分珍愛,還專門將信進行了塑封。
2008年,布和考入烏蘭察布市藝術學校,畢業後留校擔任馬頭琴專業教師。
“一次在北京演出時,我萌生了尋找唐阿姨的想法,但時過境遷,想在茫茫人海中找人,無異於大海撈針。”布和説,他就試着上網搜索,沒想到英達物業依然存在。
之後,經過多次&&溝通,布和終於找到了唐阿姨。
圖為布和與唐阿姨合影。 布和供圖
“相擁、淚奔、激動……我心裏曾經無數次模擬和唐阿姨見面的場景,但我們見面時都沒有出現。”布和笑着説,直到他拿出了那封信,兩人的眼眶都濕潤了。
一起吃飯時,布和不僅帶來了奶食、牛肉乾、蒙古族飾品,還給唐阿姨敬獻了藍色的哈達,邀請唐阿姨參加他的音樂會。這個蒙古族小夥用最傳統的方式,表達着感恩和祝福。
燈光璀璨的舞&&央,馬頭琴琴聲悠揚而靜遠,訴説着濃濃的思念。台下的唐阿姨緊盯舞&,眼光裏帶着欣慰和笑意。隨着琴音緩緩消失,唐阿姨站起身,熱烈地鼓起掌來,為布和喝彩。
自那以後,凡是布和的大事,總能看到唐阿姨的身影,而每次有機會到北京,布和一定去看望唐阿姨。(記者張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