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促轉型 阿爾山向美而行-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6 10:00:1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文旅促轉型 阿爾山向美而行

字體:

  巍巍興安嶺,把精華的美景賦予了阿爾山。

  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林、冬雪泉,滿載四季風景的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是萬千游客心中的“詩和遠方”。在每個關於“阿爾山”的熱門話題下,游客從不吝嗇表達讚美與嚮往。

  阿爾山的“走紅”並非偶然,其旅游業轉型升級、蓬勃發展的“流量密碼”,不僅蘊含在巍巍大興安所賦予的絕美景色裏,更在於“生態立市、旅游興市”的發展路徑,以及向美而行、向好發展的執着初心中。

  “自然之美”成就阿爾山精彩蝶變

  巍巍群山連綿起伏,山嶺延伸到哪,綠色就鋪展到哪。在阿爾山,人們可以遇見童話般的美,還可以看到新中國林業發展的縮影。

  1946年,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森工企業——阿爾山森工公司成立。一批批開發建設者從全國各地湧來,開山伐木、修路造橋,幾十年間為國家經濟建設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木材。2012年上半年,為建設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阿爾山林區又響應國家號召,率先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業性採伐。

  斧鋸聲漸遠,林海又恢復了昔日的沉寂與風采。從伐木到看林護林,為保護好這片森林,阿爾山一直在不斷“自我革命”。2014年以來,阿爾山累計實施天保工程1650萬畝、封山育林120萬畝、植樹造林4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5萬畝、重點區域綠化1.5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81.2%,綠色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

  曾經,萬千棟樑出林海;如今,護林植綠築脊梁。木材生産為主的林業發展模式邁向了生態文明建設和創新發展的新時代,承載着厚重的記憶,阿爾山正擁抱更加美好的綠色未來。

  “爺爺是第一代林業工人,父親挂起斧鋸,由伐木工人轉型為護林員,我現在也接過了接力棒,守護着這片山林。”阿爾山旅游景區內的工作人員姜慧鑫,日常工作負責游客安全、植被保護和環境衞生,從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三代林業人”的轉變和阿爾山這些年的變化。“家鄉的生態環境一年比一年好,景區裏的游客越來越多,山林重新煥發出生機與希望,我們打心眼兒裏高興。”

  綠水青山是阿爾山最大的財富,發展綠色生態産業是阿爾山最大的優勢,也是林區人在轉型探索中達成的共識。

  “剛禁伐時,我們一籌莫展,對未來非常茫然,真不知道該幹點啥。”作為曾經砍了半輩子樹的“林二代”,白狼鎮鹿村黨支部書記鄭曉林回憶起當時的窘境。隨着阿爾山市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旅游業,鄭曉林很快完成了身份的轉變。每年7月至10月旅游旺季,他經營的鹿園是游客打卡的“必選地”之一。

  堅持生態優先,放大綠色發展優勢。近年來,阿爾山依託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以及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探索“山水變金銀”的轉化之路,風風火火搞起生態旅游。與此同時,成功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景區景點建設全面升級、城市氣質全面提升、城市品牌魅力全面彰顯,全域全季、差異化、高端化的阿爾山旅游漸至佳境。

  全年接待游客量從200萬到536萬人次,旅游收入由千萬到67億元……一串串數據的變化,讓阿爾山旅游的“紅火”更加直觀生動。

  “人文之美”推動旅游業提質升級

  9月的阿爾山,秋意漸濃,街道上能看到全國各地的車牌,街上散步的人們也操着各樣的口音。

  剛剛逛完聖泉雪集的北京游客陸昊,準備回到鹿角灣溫泉度假營地休息,體驗躺在床上仰望星空的樂趣。“白雲悠悠、森林茂密、星空璀璨,這些都是在城市中難以見到的。今年冬天,我和家人打算再來這裡,泡着溫泉賞雪景,感受冰火兩重天的獨特魅力。”

  鹿角灣溫泉度假營地、望山營地、伴山民宿等特色濃郁的精品營地和民宿為游客提供多樣化選擇,熱力MALL城市餐廳、聖泉雪集、啤酒青坊等特色消費業態深受游客歡迎。阿爾山以游客品質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為導向,相繼實施了62個重點項目,溫泉産品全面提升、森林康養漸成體系、市場主體更為多元、度假業態更加健全,休閒度假游正在蓬勃興起,並逐步實現了由“旅游過境地”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優質服務地”轉變。

  “今年以來,阿爾山全面盤活文化旅游資源,注重從生態觀光游向休閒度假游的轉型升級,打造更多特色化建築、精緻化街道、藝術化空間,從而讓城市可閱讀、文化可品味、生活可共享。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旅體驗活動,覆蓋到了全年齡層人群,賞花游、康養游、林俗游等文旅品牌競相綻放。”阿爾山市政府副市長白峰介紹説。

  阿爾山還堅持以節慶增賣點、以活動促宣傳,做到四季聯動、貫穿全年,推動四季旅游熱起來。近年來,阿爾山市高質量舉辦了杜鵑節、登山季、冰雪節等節慶活動,以及中國(阿爾山)旅游大會、校友經濟論壇、路虎大會等論壇,先後獲得中國十大魅力打卡之城、避暑旅游優選地、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駕游中國”最受歡迎全國自駕旅游目的地等榮譽,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帶動消費市場持續升溫。

  文旅節慶活動不是“一錘子買賣”,游客與阿爾山的雙向奔赴,不僅是“喜相逢”,更需“再回首”。

  阿爾山市持續創新和拓展營銷宣傳模式,讓游客更生動、更深入地了解阿爾山;完善立體化交通網絡建設,打造“外聯內暢”的交通系統,讓游客更高效、更便捷地進入阿爾山;不斷豐富優質旅游産品和新興旅游業態,持續激發旅游市場活力,讓游客更愉悅、更充實地暢玩阿爾山;構建完善的旅游市場服務體系,堅決遏制旅游市場亂象,讓游客更安心、更舒心地體驗阿爾山。

  “味道之美”昭示山鄉富美未來

  走進阿爾山市白狼浩屾林産有限責任公司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可以看到稻草、木屑和牛糞鋪制的“溫床”上,一個個赤松茸探出圓滾滾的腦袋,東一簇、西一叢,如雨後春筍般長勢喜人。

  “赤松茸可是我們的寶貝疙瘩,它長勢越喜人,我們的錢袋子就越鼓。”正忙着採摘赤松茸的白狼鎮脫貧戶孔德財高興地説,他的日工資為200元,要是常年在食用菌基地務工的話,年收入接近6萬元,真是“家門口”的一份“美差”。

  而剛剛採摘下來的赤松茸,不久後就會出現在市區的特色飯館裏,飄散出的美食香氣,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品嘗。

  “阿爾山的旅游越來越火,每年會迎來大量游客,大家都特別喜歡吃我們的林下産品。接下來,我們準備擴大門店,更好地招待各地的游客。”2015年,曾經的林業工人李傑和兒子、兒媳開始經營火鍋店,店面不大,生意卻很好,提起阿爾山旅游業的發展,他們的語氣中滿是激動,更對未來充滿信心。

  阿爾山旅游從業人數從原來的近1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4萬人,林區百姓在旅游業發展中增收致富、共享旅游發展紅利。“我從事旅游工作已經19年,見證了阿爾山旅游的發展變化。以前鄉親們大多從事伐木工作,現在大家可以在景區、酒店工作,還可以開店售賣旅游商品,旅游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選擇,幸福感也提高了。”阿爾山市大自然旅行社負責人付麗紅説。

  就業“硬體”在升級,生活“軟體”更暖心。阿爾山市實施“補短板、微改造、強整治”專項行動,完成供熱、供水、排水、老舊小區、主街巷道、內澇治理等系列改造提升工程,以及智慧旅游&&、智慧停車場、旅游廁所、垃圾分類、無障礙設施等公共服務項目,極大補齊了城市發展短板。

  此外,充分利用邊角空地,實施聖泉廣場“引泉入城”、體育公園、阿爾善河景觀、夜間景觀亮化等民生工程,既提升了城市顏值,又豐富了旅游內涵。如今的阿爾山,風景可見可及、文化有形有感、城市宜居宜游,實現了旅游産業和城市發展同呼吸、共成長。

  “阿爾山的優勢在旅游、潛力在旅游、希望在旅游。全市上下將推深做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這篇文章,圍繞打造‘自駕游的首選地、露營游的佳選地、度假游的必選地、康養游的優選地’目標,堅持不懈地把旅游這一頭號産業做大做強,加快實現旅游産業高端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讓‘四季都很美’的阿爾山名揚四海、馳名中外。”阿爾山市委書記楊永久説。

  嶺上阿爾山,風光四時新。阿爾山正釋放出澎湃活力,不斷向美而行、向好發展,朝着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闊步邁進。

  (魏婧宇 胡日查 許文軍)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