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迷彩綠”守護綠色北疆-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15 10:14:3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以“迷彩綠”守護綠色北疆

字體:

  內蒙古是全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防禦沙塵暴的主防線。在這片遼闊的疆土上,無數支治沙隊伍頂着烈日、扛着鐵鍬、背着樹苗,在大漠深處築起道道“綠色長城”。

  在這些隊伍裏,有三位農民模樣的“老司令”。在阿拉善盟的騰格裏沙漠與烏蘭布和沙漠邊緣,這三位“老司令”連續23年帶領植樹大軍,汗流浹背地在茫茫沙海中埋頭植樹。  6月16日,在阿拉善盟青年世紀林,這是治沙司令組織籌建的種苗基地。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他們是內蒙古軍區阿拉善軍分區原司令員李旦生、張新華、李德海,年齡最大的已有74歲,最小的也已64歲。23年來,從在職到退休,“治沙司令”在阿拉善軍分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東奔西走,一直堅持義務綠化治沙,還積極發掘帶動各類社會資源加入治沙事業,始終不渝。  6月16日,在種苗基地,李旦生(右)在拔除苗圃內的雜草。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沙子纏腿,我拔不出來呀”

  每到4月,李旦生都會感受到來自北疆的召喚——阿拉善種樹的季節又要到了。年過七旬的他,又將開始北京與阿拉善之間的“遷徙”。

  從阿拉善軍分區司令員崗位上退休後,李旦生每到植樹季都會從北京的家中回到三大沙漠“牽手處”的阿拉善,和其他退伍戰友一同參加治沙造林活動。

  從現役到退休,李旦生和戰友們20多年來堅持以“迷彩綠”守護綠色北疆,而故事的緣起,在2001年那個風沙肆虐的春天。

  21世紀初,內蒙古軍區黨委積極響應黨中央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在內蒙古實施治沙綠化“115工程”,即師級部隊綠化一萬畝、團級綠化一千畝、營連綠化五百畝。2001年春天,到阿拉善軍分區工作不久的李旦生,就帶領官兵打響“綠化大沙漠、遏制沙塵暴”的生態戰役,在騰格裏沙漠東緣種下30畝耐旱灌木。

  沙漠中星星點點的綠芽,帶給官兵無限動力。第二年春天,阿拉善軍分區的官兵繼續植綠治沙,在沙漠邊緣尋找可以大面積造林的地塊成為首要任務。

  “沙漠表面看上去乾旱缺水,但沙子下面是蓄水盆,我們需要找到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李旦生同官兵們説。經過廣泛尋找,在阿拉善左旗政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向西50多公里的通古勒格淖爾嘎查,找到一片沙丘,“向下挖40厘米就能出濕沙子,這樣種樹能少澆水,成活率也更高”。

  沙漠裏造林,澆水是最大的問題。李旦生帶領官兵們在沙地裏挖出20平方米大、1.5米深的大坑,坑底鋪上塑料布,用水罐車向坑內注水,建成一個簡易蓄水池,澆樹時再用小桶從坑裏打水。

  有了水,小樹苗在沙漠中紮下了根,但是一場風吹過,剛種下的樹苗又被風沙掩埋。為了固定流動沙丘,李旦生又帶領官兵們打沙障固沙。沙障一般用麥秸製成,但是周邊少有種小麥的群眾,從遠處買成本較高。沙障的原料怎麼解決?李旦生發現當地有很多老鄉種葵花,便發動戰士&&群眾收葵花,並用割下來的葵花秸稈製作沙障。

  在阿拉善工作多年,李旦生看到了太多風沙帶來的災害。有一次,李旦生去看望幫扶的貧困牧民,發現在連刮3天沙塵暴後,這戶牧民家裏死了27隻羊和6峰駱駝,還刮丟了40多只羊和5峰駱駝。看到被黃沙掩埋的牲畜屍體,李旦生治沙的決心更足了,“治不住沙,就刨不掉貧困的窮根”。

  30畝、400畝、2000畝……隨着治沙經驗的豐富,阿拉善軍分區官兵治沙造林的面積逐年增加。戈壁灘上涌動的綠色身影,在沙漠邊緣築起一道道防風固沙的生態防線。

  2004年,李旦生退休了,但治沙的計劃沒完成,“沙子纏腿,我拔不出來呀”。解甲又上馬,李旦生結束軍旅生涯後,成為“治沙志願者”,繼續留在沙漠深處,參加阿拉善軍民的治沙大會戰。  4月27日,在種苗基地,張新華給胡楊樹剪枝。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李旦生不僅自己在沙海中植綠,還帶動更多退役戰友參加綠化沙漠的生態戰。李旦生退休四年後,繼任阿拉善軍分區司令員張新華也退休了。工作時曾和李旦生一起造林治沙的張新華,脫下軍裝又穿上迷彩服、解放鞋,追隨李旦生成為“治沙志願者”,“李司令退休治沙,我這個張司令也不能當逃兵”。

  “綠化治沙也算我一個”。2016年,又一位阿拉善軍分區司令員李德海退休後,同樣毫不猶豫地接過綠化治沙接力棒。三位阿拉善軍分區司令員接力治沙,都把根紮在了沙漠上。

  點燃每個人心中植綠的“火種”

  74歲的李旦生扛着樹苗,三步並作兩步就翻過一個小沙丘,走到坡底背陰處,種下一棵花棒。抬眼望去,一片花棒沿着沙梁起伏,沙棗樹迎風搖曳,沙丘從下到上已披上了綠裝。

  這片位於通古勒格淖爾嘎查附近的沙梁,一共有八道,被當地人稱為“八道梁”。經過三位司令員帶領軍民20餘年的治理,八道曾經每年向城市逼近的沙梁周圍已種滿了鎖邊林,“八道梁”被牢牢釘在大地上。

  退休後,如何繼續完成大面積造林任務?三位司令員想到了調動社會資源,共同參與治沙。

  李旦生在阿拉善軍分區任職期間,從2003年開始與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展了“軍民共建治沙育人”軍地合作,深圳證券交易所投入植樹資金和人力,在騰格裏沙漠東緣共同打造了“青年世紀林”。

  2011年2月,在阿拉善軍分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建“青年世紀林”的基礎上,公益性慈善組織阿拉善生態基金會成立了,李旦生擔任第一任會長,基金會主體由退役軍人、退休幹部及志願者組成,繼續以軍民共建的形式進行造林綠化。  2012年4月10日,李德海(左)在阿拉善左旗植樹。新華社發 馬德榮攝

  “生態基金會的成立,解決了造林隊伍人手不足的問題。”李德海介紹説,基金會有20余家理事成員單位,阿拉善軍民融合綠化治沙基地被打造成為各單位的新員工培訓基地,共建生態安全屏障。

  “治沙司令”的行動影響和帶動了更多人,先後有100多名退休軍官、自主擇業軍官以及2000多名退役戰士加入治沙。

  阿拉善生態基金會副秘書長布和,是一名自主擇業軍官,2020年轉業後就加入了基金會。“我從2003年調入阿拉善軍分區後,就一直跟着幾位司令員種樹治沙,轉業後也捨不得放下,想將這份事業繼續下去。”布和説,“司令們70多歲了還奮鬥在治沙一線,我才51歲,更要加油幹。”

  布和目前負責策劃組織面向社會的沙漠綠化與國情教育活動,“不少人希望能親手種下一棵梭梭,在沙漠上播下一片綠,基金會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參與造林治沙的&&”。

  同時,基金會還與阿拉善當地群眾合作,由群眾承接基金會的螞蟻森林等生態造林項目,在實施荒漠綠化的過程中增收致富。

  家住阿拉善左旗額爾克哈什哈蘇木的梁存新,是阿拉善生態基金會的合作牧民,2018年起,他承擔了基金會花棒造林項目4個,面積達3萬餘畝。通過花棒種植,梁存新脫了貧,還組織農牧民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周邊農牧民種植花棒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花棒不僅能綠化環境,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我們計劃發展林下經濟,採摘花棒種,養蜜蜂,生産天然花棒蜜。”梁存新説,“種樹不但能養小家,還能造福大家。”

  李旦生説:“我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從一棵梭梭開始種起,一棵一棵地種,一片一片地綠化,一個沙丘一個沙丘地治理。”積小綠成大綠,阿拉善生態基金會探索出“軍民融合、軍企聯合、資源整合、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綠化模式,在騰格裏沙漠東緣建成一條寬4公里、長30公里的綠色長廊。

  從部隊到地方,從企業到個人,許許多多人都在為沙漠播綠的夢想默默奉獻。李旦生説,與面積龐大的沙化土地相比,我們綠化的面積顯得很渺小,但只要點燃每個人心中治沙植綠的“火種”,再大的荒漠也會“止步”。

    2013年12月14日,參加冬季治沙的人們將草方格材料運上沙丘。新華社發 馬德榮攝

  多植一片綠獻給祖國

  俗話説,“人過五十不學藝”。三位“治沙司令”為了攻克造林治沙的一系列難題,年過六旬仍然孜孜不倦地學習,在沙漠中反復試驗,總結出“容器植樹法”“滴灌催生法”“方格固沙法”“前擋後拉法”等沙漠植樹絕招,“八道梁”等地的造林成活率從最初的56%提升到現在的70%。

  “這些辦法看上去土,但很管用。”李旦生説,很多絕招都來自於對沙漠的長期觀察和實踐。如何降低風沙對樹苗的影響,李旦生等人發明了築多層籬笆防風沙的辦法,這個方法的靈感就來自於治沙中的“人工樹”。

  李旦生還在阿拉善軍分區工作時,有一次在一個連隊駐地的院墻外看到一排排鐵絲網,網上綁着一串串樹枝。“這是做什麼?是架的葡萄藤嗎?”形似葡萄架的鐵絲網,引起了李旦生的好奇。

  經詢問得知,這片地區一年四季刮大風,風沙曾經壓倒了100多米長的院墻。“真樹種不活,‘種’些不需要澆水的‘人工樹’呢?”官兵們集思廣益,在院墻外拉起五排鐵絲網,網上綁上樹枝增大迎風面積。有了這五道防風的籬笆,沙子再也吹不到院墻上,這個“土辦法”也逐漸演變成多層籬笆防風沙法。

  有人形象地比喻,在沙漠種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孩子都難。“治沙司令”們滿腦子裝的都是跟種樹有關的事,從一絲一毫中優化種樹方法,像呵護嬰兒般照顧每一棵樹苗。之前種樹採用大水漫灌,種活一棵樹大約需要15升水,“治沙司令”們覺得太浪費水了,便摸索出高壓噴水打孔一體植樹的辦法,將特製的水槍插進栽着樹苗的沙坑,把水注入樹苗根部,只需注入8升水就能保證樹苗的存活。他們精打細算,將每滴水都用到極致。

  6月16日,在阿拉善盟青年世紀林,在治沙司令常年努力下,如今已是一片綠色。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在“治沙司令”們的帶領下,阿拉善生態基金會的志願者們不僅植樹造綠,還對生態屏障建設進行深入調研,希望能夠探索出更多科學造綠的方法。阿拉善生態基金會的志願者高傳捷是一名退休幹部,近年來一直研究烏蘭布和沙漠、賀蘭山與狼山連接地帶、鄂爾多斯高原這一片區域的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高傳捷説,志願者們多次到烏賀原地區調研,呼籲建設人工生態屏障,彌補天然生態屏障體系的不足,“志願者中有退休的老專家,也有基層林業工作者,都希望為生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多種一棵樹、多植一片綠,就是我們有生之年獻給祖國和部隊最好的禮物。”張新華説。(記者魏婧宇 劉懿德 連振)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