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準格爾旗探明煤炭儲量582億噸,2023年該旗煤炭産量達到3.65億噸
◇準格爾旗把推進新能源全産業鏈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集能源生産、裝備製造、應用示範於一體的風光氫儲車産業集群,新能源産業正在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國能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無人駕駛卡車混編作業(2024 年 5 月 28 日攝)包文學攝
準格爾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位於黃河“幾字彎”腹地,隔河與山西省、陜西省毗鄰。目前,準格爾旗探明煤炭儲量582億噸,2023年該旗煤炭産量達到3.65億噸,是名副其實的能源基地。
準格爾旗因煤而興,但簡單的挖煤賣煤,並不能支撐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對於我們來説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挖煤賣煤,推進現代煤化工産業,發展新能源産業,從一個傳統能源輸出地逐步過渡到國家重要的新能源産業基地。”準格爾旗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付雄義&&。
準格爾旗改變過去“一煤獨大”的發展方向,擺脫傳統“挖煤賣煤”的發展思路,積極強鏈補鏈延鏈,努力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經濟得以快速發展。2021年全旗地區生産總值(GDP)完成1070.9億元,躋身千億縣榜單。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到,當前,準格爾旗正聚力推動礦山智慧與綠色升級,進一步延長煤化工産業鏈條,推動傳統能源提檔升級,不斷完善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加快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持續築穩築牢高質量發展基石。
做足做精做深“煤文章”
準格爾旗通過建設智慧礦山撬動傳統能源跨越發展,以及大力發展煤化工産業,做足做精做深“煤文章”,築牢産業多元競發的底盤。
近日,本刊記者走進位於準格爾旗的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看見多&無人卡車行駛在礦坑內,來回穿梭運送煤炭,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就可以及時調度行駛在採區內的無人駕駛礦車,精準調整車輛參數、運行路線。
“我們推進物聯網、北斗+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煤炭開採的深度融合,累計完成92&卡車無人駕駛改造,率先實現國內載重量最大的300噸級卡車多工作面、多編組無人駕駛作業。”準能集團黨建工作部副主任張新介紹,準能集團正大力開展智慧礦山建設,“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包含25&遠控電鏟、200&無人卡車、1000&智能輔助設備的多設備集群智能體系,加快“生産智能化、運營數字化、創新自主化、管理智能化”目標落地。
推動智慧科技和煤炭産業融合發展,建設智慧礦山,是準格爾旗做足做精做深“煤文章”的重要舉措。
位於準格爾旗境內的鄂爾多斯市國源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龍王溝煤礦,全礦智能化程度達到了91%以上。而作為智慧礦山建設樣板的內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責任公司麻地梁煤礦則建成了貫穿煤礦企業管理全流程的十大智能系統,成為全國首家實現5G工業應用的煤礦。
如今,智能化已經成為準格爾旗煤礦企業的“標配”。目前,準格爾旗已建成智能化礦山49座。
從“人控”到“數控”的提質升級,從“少人”到“無人”的智慧轉變,準格爾旗綠色智慧、集約高效的礦山建設亮點頻出,智能化礦山建設為煤礦安全高效生産賦能的同時,也在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比如,通過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數字管控體系以及智慧礦山系統運行,麻地梁煤礦減少了庫存、優化了工序,實現了高效低碳運行,運營成本降低了30%以上。
“因煤而興”的準格爾,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既要以科技賦能“依託煤”,還要明確“轉化煤”的具體路徑,而發展現代煤化工産業,便成為當地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最近,內蒙古久泰馨遠新材料有限公司萬噸級二氧化碳制芳烴工業試驗項目正加速開展建設。
“目前,控制室、分析化驗室、配電室等工程已經完工,並開始主裝置的全面建設,包括反應精餾主框架、外管廊等。”內蒙古久泰馨遠新材料有限公司芳烴項目組組長鄭敏介紹。
“煤化工産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這個項目就是將其轉化為高附加值工業産品,進一步延長煤化工産業鏈條,有利於煤化工産業現代化升級。”鄭敏説。
內蒙古久泰馨遠新材料有限公司萬噸級二氧化碳制芳烴項目總投資2.75億元,建成後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項目主要産品均四甲苯是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可以廣泛應用到微電子、航天等高科技領域。項目建成後,將推動能源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從久泰能源100萬噸甲醇項目在大路煤化工基地成功産出甲醇産品,到如今新項目實現現代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綠氫、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耦合創新發展,久泰集團將原煤吃幹榨凈,完成了從“一塊煤”到“一匹布”的跨越式發展,成為準格爾旗現代煤化工産業提檔升級的縮影。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準格爾經濟開發區作為國家規劃布局的4個現代煤化工産業示範基地的重點園區,園區內的煤化工産業已初步形成體系齊全、集聚發展,以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新材料為主的能源化工産業集群。
目前,準格爾旗已建成現代煤化工産業項目13個,形成煤化工産能500萬噸規模,2023年現代煤化工産值近200億元。
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步入“快車道”
2023年12月,中國首個萬噸級綠電制氫示範項目——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示範項目40萬千瓦光伏綠電成功並網。納日松光伏制氫項目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批復、首個開工和首個産氫的風光制氫一體化示範項目,是全國首個産氫的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
該項目將太陽能與氫能兩大清潔能源高效深度耦合,通過探索無污染、零排放的綠電制氫新模式,解決可再生能源高比例並網存在的電力消納這一核心問題。“該項目成功投産,體現了準格爾旗氫能産業正在穩步推進發展。”準格爾旗能源局局長劉舟説。
當前,位於黃河南岸準格爾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上,工人們操縱着打樁機正在進行樁基作業。挖掘機、卡車來回穿梭,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我們這裡正在建設的是庫布其沙漠基地鄂爾多斯新能源110萬千瓦光伏項目。”內蒙古綠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海鐵成介紹,項目投産後,每年將向京津冀地區送出綠電20億千瓦時,減少標煤用量80萬噸,降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410余萬噸。
“準格爾旗獲批建設400萬千瓦風光基地,包括光伏280萬千瓦和風電120萬千瓦,吸引了國電、匯能、華能、京能、冀能等一批能源大企業競相參與開發建設。同時,我們大力推進煤礦復墾區、沙漠荒漠區風光項目開發,儲備土地近45萬畝,挖掘太陽能、風能的開發潛力約1250萬千瓦,預計到2027年,全旗新能源裝機容量將突破1000萬千瓦。”鄂爾多斯市政協副主席、準格爾旗委書記蘇新亞説,準格爾旗還布局24.3萬千瓦整旗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在符合條件的公共建築設施、工礦商貿企業和103個嘎查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備。
與此同時,準格爾旗還致力於打造全國清潔高效電力輸出基地,建成了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壓國家輸電通道,實現“煤從空中走,電送京津唐”。據了解,準格爾旗新能源産業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10億元左右,同時完成400萬千瓦風光基地建設,新能源裝機規模力爭突破500萬千瓦。
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
經過上料、焊接、組板等十幾道工序後,一塊塊光伏玻璃生産下線,經檢測包裝入庫……天合光能內蒙古天晟新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一派繁忙的生産景象,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
“目前我們接到很多訂單,兩條生産線都是滿産狀態。”公司辦公室主任蘇之箭介紹。
據了解,天合光能內蒙古天晟新科技有限公司2GW太陽能組件生産項目,生産出的天合光能660W+至尊系列組件,是內蒙古首塊大尺寸組件,填補了全區光伏全産業鏈在組件製造端的空白,逐步打通了內蒙古光伏上下游産業鏈。
近日,位於準格爾經濟開發區大路産業園的鄂爾多斯新創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産8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一期工程石墨化工段正式投入試生産。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組成部分,在當前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的市場環境下,負極材料産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該項目總投資27.15億元,計劃分三期建設,項目一期投産後,我們將啟動二期項目建設,為鄂爾多斯新能源産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鄂爾多斯新創新材料有限公司發展戰略部幹事賀鑫説。
據了解,該項目完全建成達産後,可實現年産8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34億元,解決就業1000餘人。
準格爾旗把推進新能源全産業鏈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集能源生産、裝備製造、應用示範於一體的風光氫儲車産業集群,新能源産業正在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
不久前,準格爾旗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在準格爾經濟開發區大路産業園啟動。9家企業與準格爾旗人民政府簽署了入駐協議。項目建成後,準格爾旗將形成技術先進、規模龐大、鏈條完善的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集群,預計投資規模高達30億元,年産銷新能源重卡7000&、新能源礦卡5000&。
“我們力爭到2025年,光伏硅片、電池及組件、加氫站儲氫裝備、風電整機、新能源整車等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産值突破600億元。”劉舟説。
“我們將做優風電産業鏈,做強光伏産業鏈,做好氫能産業鏈,做大儲能産業鏈,做精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着力推進風光氫儲車五大産業聚鏈成群,打造好中國北方重要的風光氫儲車應用基地。”蘇新亞説。(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侯維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