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東煤炭:“機器俠”讓能源開採更美好-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4 07/23 16:34:54
來源:國家能源神東煤炭集團

神東煤炭:“機器俠”讓能源開採更美好

字體:

  皮卡車一路繞行而下,來到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大柳塔煤礦井下變電所,一台巡檢機器人慢慢駛過……

  “這是一台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適用於煤礦井下變電所巡檢。”唐鵬濤是煤礦機電隊員工,此前和2名工友一起負責變電所巡檢,如今,機器人替代了他的工友,也替代了最熬人的夜班。

  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本體搭載本安型雙視&&攝像儀。攝像儀採用30倍光學變焦500萬像素,安裝於機器人底端,能夠實時採集整體巷道現場工況,實現煤礦變電所現場的整體全方位可視化監控,能對各類開關顯示數據進行分析,篩選故障記錄。唐鵬濤説:“和機器人一起工作,輕鬆了很多。現在就白天檢修時過來看看變電所,看看機器人。”

  2019年國家煤礦安監局公布的《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和2020年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都對煤礦機器人推廣應用作出部署。

  神東從2019年開始,全面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積極探索煤礦從機械化、自動化向智能化的轉變發展,到2022年,公司13個礦井全部通過國家或地方組織的智能化驗收,實現國家能源集團5個100%的建設目標,為煤炭行業轉型升級、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貢獻了神東力量。

  煤礦井下除了採煤和巡檢作業,還有大量的輔助類作業,如安裝管路、掏水窩子、噴漿等作業。長期以來煤礦輔助作業方式落後,工人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公司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機械化換人的研究,研發專用的輔助作業機器人代替人工作業,在各礦廠推行智能化建設,堅持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將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職工的工作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

  截至今年5月底,公司已應用36種共305台機器人。其中,井下應用18種共188&輔助作業類機器人代替了採煤、掏槽、管路抓舉、鑽孔、噴漿等重體力作業;7種共67&巡檢、救援類機器人可在變電所、水泵房、主運輸巷道等場景實現機器人巡檢;地面應用4種共23&輔助作業類機器人,可實現全自動裝車、無人駕駛、智能焊接等功能,7種共27&巡檢、救援類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採空區巡檢,實現選煤廠設備溫度、聲音監測、人員不安全行為監測等功能。

  公司現有13個井工煤礦、11座選煤廠,總産能超2億噸。有職工3萬餘人,按照機器人305&計算,平均約100人就有1個機器人“同事”。與職工的工作崗位不同,機器人從事的大都是重復性或重體力的勞動。公司在機器人應用方面下大力氣融合創新,全面推進多種作業類機器人應用,這些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機器俠”讓能源開採更美好。(朱萌)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