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批數字産業領域重點項目落地生根,一批批創新型企業茁壯成長,一批批優秀人才匯聚於此。
作為“中國雲谷”的核心區,全國“東數西算”工程八大樞紐、十大數據中心集群之一,和林格爾新區正在加快推進“儲、造、算、輸、研、用”算力全産業鏈,全力打造國家綠色算力、智能算力、金融算力的新高地。

從市區出發,沿着金盛快速路一路向南,寬闊的道路,鬱鬱蔥蔥的綠化帶和清新的空氣,讓你輕鬆愉悅、神清氣爽。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政府重點公路建設項目,不久前實現主線路面全部貫通的S43呼和浩特機場高速公路項目是呼和浩特市區通往盛樂國際機場與和林格爾新區的唯一一條高速公路。該項目的建設對打造首府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和林格爾新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
按照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圍繞高質量建設國家“東數西算”綠色算力中心、內蒙古自治區人才科創中心、首府城市副中心,和林格爾新區項目投資和營業收入屢創新高,實現了“宜業新區”“科創新區”“綠色新區”的加速發展。
圍繞“成為最強綠色算力供給者”的建設目標,和林格爾新區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綠色算力為支撐、人工智能為方向,打造綠色算力及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前沿交流合作&&,敢闖敢幹展現了發展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和林格爾新區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5.6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1個百分點;其中,雲谷片區完成投資36.78億元,同比增長41.56%;空港片區完成投資28.85億元,同比增長40.85%。

和林格爾新區成功獲得全國算力高質量發展先鋒、全國人力資源服務先鋒産業園、全區招商引資先進集體、全市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
和林格爾新區産業規模與發展指數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八大樞紐節點、十大數據中心集群中位居前列,“中國雲谷”的基礎越來越堅實,吸引越來越多的算力需求向這裡聚集。
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人保集團、進出口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郵政集團、內蒙古自治區農信社等金融機構先後落地,和林格爾新區成為全國金融機構數據中心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金融雲谷”。立足産業優勢,和林格爾新區正在着力構建算數産業鏈、半導體産業鏈、人力資源服務産業鏈、臨空經濟産業鏈“四條産業鏈”。
目前,和林格爾新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6家、“四上”企業34家,共引進相關製造業項目15個,引進算法孵化、人工智能、數據應用、運營運維類項目79個,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我們選擇落戶和林格爾新區就是看中了這裡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來到這裡,我們就像回到了家裏,非常親切舒服。”內蒙古顯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葵生説。
顯鴻集成電路産業園項目效果圖
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做大經濟體量、做優經濟質量、提升經濟能級,優化營商環境是實現目標最為重要的路徑。
和林格爾新區堅持把改革作為新區的立足之本,以建設自治區和首府最優營商環境示範區為抓手,統籌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打造要素集聚洼地,優化審批服務、政務服務,狠抓誠信建設工程。
上半年,和林格爾新區新增市場主體265戶,註冊資本金超過6億元,企業設立登記、變更登記業務電子化率達到99.2%;新入駐中介機構12家,實現網上“中介超市”全領域覆蓋;起草完成《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誠信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形成具體工作任務清單36條;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從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創新創業環境、政商環境五個方面,形成了《和林格爾新區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年度工作要點》。
和林格爾新區一如既往地把政策兌現落地作為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的首要任務抓實抓好,已累計兌現招商引資獎補資金1.4億元。
和林格爾新區成功開通了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成功入選“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內蒙古樞紐節點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成功獲批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呼和浩特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形成了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綠色算力為支撐、人工智能為方向的發展新格局。明確的定位,高遠的目標,成就了和林格爾新區卓越的風範。打造綠色算力及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前沿交流合作&&,展現了和林格爾新區的發展新格局,也讓綠色算力和人工智能成為呼和浩特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一個鮮明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