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賚特旗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特色産業集群入圍自治區級名單-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11 15:27:44
來源:草原雲

扎賚特旗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特色産業集群入圍自治區級名單

字體:

  近日,內蒙古扎賚特旗工業和信息化局申報的扎賚特旗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特色産業集群入圍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名單,成為興安盟地區唯一入選的特色産業集群。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關於公布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名單的通知。

 

  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名單。

  近年來,扎賚特旗強化鏈式思維,把特色産業集群建設作為加快推動要素集聚、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項目、資金、要素等向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特色産業傾斜。扎賚特旗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特色産業集群佔地面積約85平方公里,以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為主導産業,各類附屬産業為協作,形成了種養殖、生産加工、銷售、服務全産業鏈的發展格局。

  集群內擁有中小企業37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國家級農畜産品加工龍頭企業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3家,自治區級農畜産品加工龍頭企業14家,集群內主導産業産值佔比總産值70%以上。

 扎賚特旗水稻田。

  集群産業鏈培育成形起勢,以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為發展方向,形成水稻産業鏈、玉米産業鏈、大豆産業鏈、肉牛産業鏈、肉羊産業鏈、雜糧雜豆産業鏈、生豬産業鏈、甜菜産業鏈共8條産業鏈,有效提高産業集中度。建有規模較大的大米加工廠15家、屠宰加工廠3家、雜糧雜豆生産企業2家、白酒廠3家,有機肥廠3家、飼料加工廠2家、管材廠2家,産品包括種子、稻米、牛羊肉、白酒、紅酒、木耳面、牛肉乾、鮮食玉米、飼料、有機肥、管材、農機等。同時,扎賚特旗産業園智慧園區、扎賚特旗草原畜牧業數字化中心等共享&&的建設,實現了數據實時更新以及通用生産設備、物流、倉儲、人力、設計等資源共享,集群內形成了上下游緊密銜接、互動發展的産業體系。

  集群質量品牌建設卓越領先。扎賚特旗大米商標發展到56枚,産品種類達200多種。極北香稻、扎旗雨森、魏佳、蒙源、先亮蒼裕等大米品牌享譽區內外,保安沼、綽勒銀珠、五家戶小米、水田村獲自治區著名商標。其中蒙源米業、龍鼎農業的大米為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指定産品;綽勒銀珠米業在第三屆國際米食味品鑒大會中國賽區總決賽中獲得金獎,多次獲得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參展産品金獎;蒙源、綽勒銀珠、龍鼎農業、高壹米業4家企業受權使用“蒙字”標。永勝屠宰列入中央儲備肉承儲名錄庫,是內蒙古唯一入選的豬肉承儲企業;內蒙古天牧臻有限責任公司榮獲2024SIAL臻牛獎(最佳眼肉、最佳西冷)2項獎項。

  集群創新能力實現躍升,中小企業近三年研發投入強度提升,形成集群創新項目庫,實現資源共享與整合。引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核心和關鍵共性技術産學研協同創新,多家企業參與制修訂標準,構建農畜産品研發&&,建立農畜産品質量安全追溯&&,開展名優特新農産品認證工作。截至目前,創建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及省級創新&&6個,實現科研成果轉化8項,專利技術共同開發46個,獲批自治區級工業設計中心2個。扎賚特旗冷鏈物流加工園項目已達到投運條件,與冷鏈相關的農畜産品年周轉量達20萬噸,利於平衡農畜産品産銷間淡旺季矛盾,達到穩定生産、穩定市場的目的。

  集群數字化升級降本增效。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集群內企業進行數字化評估診斷和數字化改造,共評估診斷企業23家,數字化改造18家;多家農畜産品加工企業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建設智能車間11580平方米,配套建設冷鏈物流、分揀中心等物流倉儲設施;採用的“綠芯一物一碼”管理系統,圍繞水稻種植加工銷售環節的主體信息,為每袋大米形成一個全生命周期信息鏈,關聯主體責任:園區信息、氣象信息、土壤信息、加工信息、訂單信息等,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和追溯。龍鼎農業、興義農豐、草原天健、麗通食品、蒙源糧食貿易5家企業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兩化融合示範企業。

  龍鼎農業稻穀自動化生産車間。

  扎賚特旗將立足資源優勢和現有産業基礎,堅持適度加工、食用為主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原則,圍繞“興安盟大米”“扎賚特肉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識産品為主攻方向,鼓勵産業集群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提升産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強化科技創新,推進特色産業智慧應用,提高集聚區管理質量,推動優勢産業集聚集約,助力扎賚特旗高質量發展。(商碧玉、陳春雨)

  原標題:興安盟唯一!“扎賚特旗綠色農畜産品加工特色産業集群”成功入圍“區級”名單

【糾錯】 【責任編輯:肖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