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俠”讓能源開採更美好-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4 06/27 15:36:10
來源:神東煤炭

“機器俠”讓能源開採更美好

字體:

  皮卡車一路繞行而下,來到神東煤炭大柳塔煤礦井下變電所,一台巡檢機器人駛過。

  “這是一台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適用於煤礦井下變電所巡檢。”唐鵬濤是大柳塔煤礦機電隊員工,此前和2名工友一起負責變電所三班巡檢,如今機器人替代工友,也替代了最熬人的夜班。

  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本體搭載本安型雙視&&攝像儀,攝像儀採用30倍光學變焦500萬像素,安裝於機器人底端,能夠實時採集整體巷道現場工況,實現煤礦變電所現場的整體全方位可視化監控,能對各類開關顯示數據進行分析,篩選故障記錄。唐鵬濤説:“他和機器人一起工作,輕鬆了很多,白天檢修時過來看看變電所,看看機器人。”

  2019年,國家煤礦安監局公布《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2020年八部委印發《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都對煤礦機器人推廣應用作出部署。

  神東煤炭從2019年全面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積極探索煤礦從機械化、自動化向智能化轉變的發展。2022年,神東煤炭13個礦井全部通過國家或地方組織的智能化驗收,實現了國家能源集團5個100%的建設目標,為煤炭行業轉型升級、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貢獻了力量。

  大柳塔煤礦活雞兔井22上302高級智能化工作面採用中厚偏薄煤層工作面狹長採場空間機器人巡檢技術。

  為解決工作面快速巡檢問題,大柳塔煤礦使用兩類作用不同的巡檢機器人,分別為輔助巡檢機器人、三維慣導機器人,它們搭載高精度慣導、編碼器、三維激光掃描儀、高清攝像儀、紅外熱成像儀、拾音器等裝置,具備工作面自主巡檢掃描和準確測量工作面環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機器人替代巡檢員,實現全方位、多傳感的智能感知保障,達到“跟機巡檢”“快速巡檢”“自主巡檢”工作模式。

  “現有的綜採工作面自動化開採仍停留在設備、圍岩、地質、地理信息無關聯,設備不能自適應煤層賦存變化,依賴人工在順槽和地面集中控制設備啟停、調節狀態的階段。”大柳塔煤礦綜採六隊副隊長柳軍介紹,“利用巡檢機器人進行工作面環境監測,既減少作業人員,又減少人接觸有毒有害氣體的危害。特別是應用三維慣導機器人繪製三維地質模型,為將來工作面自主割煤及無人化奠定基礎。”

  煤礦井下除了採煤和巡檢作業,還有安裝管路、掏水窩子、噴漿等輔助類作業。長期以來,煤礦輔助作業方式落後,工人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神東煤炭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注重機械化換人研究,研發專用的輔助作業機器人代替人工作業,在各礦廠推行智能化建設,將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工作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

  2023年3月,神東煤炭哈拉溝煤礦1號水泵房主水倉投用MQC-75型智能清倉機器人。

  2023年10月,神東煤炭洗選中心上灣選煤廠空中巡檢機器人上線運行。

  2024年4月,神東煤炭設備維修中心焊接機器人開始用機械臂進行焊接作業。

  4月25日,神東煤炭柳塔煤礦生産管控&&智能AI巡查機器人上線運行。

  5月7日,神東煤炭洗選中心篩機揀雜機器人在大柳塔選煤廠脫泥篩上線運行。

  5月19日,神東煤炭大柳塔煤礦活雞兔井機器人清倉硐室與22煤主運大巷精準貫通。該巷道的貫通,標誌着機器人清倉硐室掘進工程順利完工。

  截至2024年5月底,神東煤炭已應用36種305台機器人。其中井下應用18種188&輔助作業類機器人,代替採煤、掏槽、管路抓舉、鑽孔、噴漿等重體力作業;7種67&巡檢、救援類機器人可在變電所、水泵房、主運輸巷道等場景實現機器人巡檢;地面應用4種23&輔助作業類機器人,可實現全自動裝車、無人駕駛、智能焊接等功能,7種27&巡檢、救援類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採空區巡檢。

  神東煤炭是我國首個2億噸級煤炭生産基地,現有13個井工煤礦、11座洗選廠,總産能超2億噸,職工3萬餘人。按照機器人305&計算,平均約100人有1個機器人“同事”。與職工的工作崗位不同,機器人從事的大都是重復性或重體力勞動。神東煤炭全面推進多種作業類機器人應用,這些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機器俠”讓能源開採更美好。(朱萌 董博文 於合寧 屈波)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