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東煤炭:採煤技術的“天問”之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4 05/14 09:56:37
來源:神東煤炭

神東煤炭:採煤技術的“天問”之路

字體: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新時代新征程,如何安全高效、綠色低碳地將煤炭開採出來,如何借助科技創新的力量,將煤礦工人從艱苦的環境中、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是煤炭行業面臨的時代課題。

  作為煤炭行業井工煤礦智能化發展的先驅者和探索者,早在2000年,神東煤炭就以機械化、自動化為起點,向智能化發展的目標不斷探索前進。在二十餘年孜孜不倦地探索中,破解了一系列制約煤礦無人化採煤的“卡脖子”技術難題,為煤礦安裝“智慧大腦”,打造智能化建設煤炭開採的“神兵利器”,為井工煤礦探索出一條智能化建設發展的新路徑。

  神東煤炭地處晉陜蒙三省交界處,下轄13座井工礦,各礦井地質賦存條件不同,設備、工藝也不盡相同,公司因地制宜、逐礦施策,探索多條智能化發展路徑,並取得了豐碩成果。2023年9月9日,榆家梁煤礦43207無人化工作面經過煤炭工業協會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一成果堪稱我國採煤技術的“天問”水平,也是神東煤炭探索智能化建設眾多成果的代表之作。

  2018年前後,工業智能化方興未艾。傳統煤炭工業順應科技潮流,開始脫胎換骨、加速發展。作為我國煤炭智能化建設的領跑者,神東煤炭乘勢而上,成立智能礦山領導小組,加快智能技術與傳統井工煤礦開採技術的深度融合,探索井工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新路徑。

  首先,神東煤炭在榆家梁煤礦啟動全國首個“薄煤層智能化綜採工作面”項目,作為煤炭工業智能化建設的“試驗田”,為國內多項重要自動化科研項目提供安裝調試和進一步研究論證的實踐&&。

  其實,神東煤炭榆家梁煤礦建設無人化採煤工作面可追溯到2002年,發展至今跨越“半自動化生産,少人化生産,無人操作、有人巡視生産,無人化生産”四個發展階段,歷經艱辛探索,目前已建成“自主割煤+無人跟機+智能決策”的0人採煤工作面。

  該工作面在生産期間無人操作,只需井下順槽2人監護,地面2名操作員遠程監護即可,真正實現了無人化採煤的“礦工夢”。同時,該無人化採煤效率首次超過人工割煤效率,為無人化採煤工作面工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科學技術只有轉化為現場應用,才能變為新質生産力,我們就是要把創新成果推廣出去,讓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煤礦、更多的礦工,為煤炭行業進步作出神東貢獻。”榆家梁煤礦綜採二隊黨支部書記、隊長趙雲飛篤定地説。

  近年來,神東煤炭圍繞“綜採工作面內少人或無人操作”發展目標,積極探索無人化開採技術,根據不同區域煤礦地質賦存條件,選擇典型煤礦作為試點進行重點攻關。薄煤層智能化開採便是攻克重點之一。

  此外,神東煤炭通過大數據&&實現了工作面生産數據統計、設備工況分析,並將分析結果應用於生産指導,實現設備故障預警、連續推進生産建議,為工作面生産智能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最終,依託工業互聯網&&,通過對採煤工作面“人—機—環—管”的全要素、全環節、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化,實現綜採工作面萬物互聯、智能感知、自主協同,解決了“人—機—環—管”協同作業難的問題。

  星光不負趕路人。2020年,神東煤炭13個礦井均通過國家或者地方組織的智能化驗收。2022年實現了“5個100%”建設目標,即綜採工作面100%智能化、掘進工作面100%智能化、煤礦建設100%智能化、選煤廠建設100%智能化、固定崗位100%無人值守。2023年,所屬礦井全部通過集團智能化中級驗收,建成29個智能綜採工作面。

  創新永無止境,在新質生産力加快賦能傳統産業的新一輪技術革命中,神東煤炭正在向着“2025年建設2億噸智能礦井群,實現井下車輛無人駕駛、研發一個5G+工業互聯網體系助力煤礦智能化建設、推廣井下百人礦井生産模式”的宏偉目標進發,力爭為國家能源集團全面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能源科技領軍企業貢獻更多“神東力量”。(朱萌)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