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超高壓供電公司輸電管理處帶電作業班榮獲“自治區工人先鋒號”殊榮-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資訊發布 > 正文
2024 05/07 10:25:06
來源:烏海超高壓供電公司

烏海超高壓供電公司輸電管理處帶電作業班榮獲“自治區工人先鋒號”殊榮

字體:

近日,經公司工會推薦,輸電管理處帶電作業班榮獲自治區工人先鋒號殊榮,同時該班組也是公司首個集齊集團公司、烏海市、自治區三級工人先鋒號的班組。

輸電管理處帶電作業班這支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隊伍,負責著內蒙古電網中電壓等級最高、每人平均管轄區域最廣的500千伏帶電作業工作。帶電作業班腳步跨越2761公里線路,帶電守護5678基塔穩定運作,在內蒙古西部40萬平方公里的高山峻嶺、農田湖泊、沙漠草地之中,首創內蒙古電網帶電作業新方法4項,出色完成帶電作業、停電檢修、事故搶修等工作。

披荊斬棘 錘鍊蒙電青年的過硬本領

帶電作業班每人平均管轄4萬平方公里輸電線路區域,常年在距地面四五十米的高空中進行作業,把拇指粗的導線當作“手術臺”,一次次圓滿完成對500千伏主網線路的“醫治”,累計新投7條500千伏線路,開展地電位帶電作業1256項、等電位帶電作業418項,帶電消除缺陷1674條,累計減少設備停電468小時、節約因少停電節省的電量4.72億度,折合人民幣2.35億元,多次刷新內蒙古電網500千伏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記錄,成功實現不停電作業保障烏海市、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200多萬居民的可靠用電,極大提高了區域供電可靠性,保障經濟與社會雙重效益,為全面提升集團公司“獲得電力”服務水準做出巨大貢獻。

奮發有為 立起創新創效的鮮明旗幟

帶電作業是保障電網安全可靠運作的重要舉措,需要在高空、高壓環境下開展,隨風擺動的輸電線路是帶電作業班的工作場所,奔涌的高壓電流聲在他們耳邊縈繞。更高的電壓等級,需要更強的專業技術,才能從容應對超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標配”——高難度、高危險。帶電作業班這支由退役軍人、大學生組成的年輕團隊,憑借著拼勁、韌勁,立足本職工作、不斷精益求精,以創新提升工作質效,成功開創內蒙古電力係統內500千伏電網整串絕緣子帶電更換先河,圓滿完成內蒙古電網首次500千伏“電動升降裝置+吊籃法”方式等電位帶電消缺作業,順利實現內蒙古電力首創500千伏“無人機結合電動升降裝置”方式等電位帶電消缺作業……多個超高壓帶電作業“首創”,極大地節省了等電位電工和地面工作人員的體力,降低了作業人員的安全風險,在減少不可控因素的同時提高帶電作業效率,為內蒙古電網推廣500千伏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新技術提供了創新思路和寶貴經驗,實現了多項內蒙古電網“零”的突破。

情係人民 牢記為民服務的時代擔當

帶電作業班積極踐行“工人先鋒號”創建要求,展示了青工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傳播向上向善正能量的良好形象。2021年7月3日晚,帶電作業班結束工作返程時,路過甘德爾山腳下,發現甘德爾山附近路基下有車輛發生側翻事故。由于車門受損、手機掉落,車內人員無法求救,車內夫妻2人還有襁褓中哭泣的嬰兒、受到驚嚇的小孩、受傷的老人被困在車內,情況危急。“先打120和122,咱們想辦法開車門救人!”班長説。班組人員配合有序,迅速展開救援,大家腳踩車身,手拉門框和把手,在成功將傷者救出後,使用工作急救箱進行簡單的醫療處理。隨後,帶電作業班成員們克服傾盆的大雨、濕滑的地面等不利條件,先跪在泥裏清理淤障,後合力翻轉車身,利用工作車上的繩索固定車輛,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最終把車輛牽引至路面,與被救一家等待救援拖車。

這次見義勇為只是帶電作業班辦實事、辦好事的一個縮影,黨員班長帶領8名團員班員擔當作為,為阿拉善芒來嘎查群眾籌集資金、鋪設水管解決生産生活用水困難問題。帶電作業班收到群眾“樹電力形象 暖真情人間”感謝錦旗。

在烏海超高壓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這支青年隊伍中,可以看見風雨裏默默堅守的背影,可以看見砥礪合作彼此信任的笑容,可以看見40萬平方公里500千伏主網安全穩定運作背後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正以務實篤行、一往無前的拼勁,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韌勁,點亮人民美好生活,點靚北疆亮麗風景。(胡俊坤)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