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航天科普進校園 攜手共築科技夢-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24 16:48:51
來源:新華網

四子王旗:航天科普進校園 攜手共築科技夢

字體:

  “什麼是衛星,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那麼強大的功能?”“太空到底有多大啊?我們國家的航天員上了太空要做什麼工作呢?”“做一名航天員需要什麼條件?因為我長大也想當一名航天員,去探索太空的奧秘。”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整個“航天課堂”洋溢着同學們對航天知識的無盡好奇和強烈渴望……

  同學們在一起研究《什麼星球·天文科學探索盒》。新華網發 (陳琳 攝)

  在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為了大力弘揚航天精神,科學普及中國航天知識,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神舟希望小學舉辦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航天課堂”,課堂特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專家、航天教員王一與全體師生進行航天知識分享互動,以現場提問的方式與同學們共同學習、探討航天知識,讓航天、科技的夢想成為他們學習探索的內在動力。

  “我非常開心能夠來到四子王旗神舟希望小學跟孩子們一起學習航天知識,探索是為了築夢,遠航是為了歸途。希望神舟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以航天為夢想,激勵自己,不斷地去成長,學習知識,將來成為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有用的人才。”王一説。

  少先隊員講解員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專家、航天教員王一講解電梯升降原理。 新華網發 (陳琳 攝)

  “航天課堂”為少先隊員心中植下科技興國、人才強國、航天報國的種子,激勵他們以科學夢印證航天夢,以航天夢托舉中國夢。

  四子王旗神舟希望小學五學級學生崔志強説:“今天通過專家的詳細講解,我了解到航天科技不僅僅是為了太空探索,更是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多方面多領域的綜合體現,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航天科技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今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做一個對國家航天科技發展有用的人才。”

  四子王旗神舟希望小學始建於1983年,2006年2月—10月,由中國文聯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捐贈180萬元人民幣援建,命名為“神舟希望小學”。

  十多年來,該校充分利用校園資源,把祖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成果以及航天科學知識通過文字圖片的形式展現在校園裏,營造濃郁的航天科技育人氛圍;建設航天科技教室,目前已配備一些簡單的教具模型、多媒體,學生可以觀看航天科技相關視頻影片並進行模型手工製作,教室裏陳列着各種航天模型,特別是“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六號”的相關模型,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通過定期開展主題課堂進行航天航模科技製作和創新活動,開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好&&。

  同學們在實操無人機。新華網發 (陳琳 攝)

  近年來,該校學生在旗、市、區、國家級各類航天科技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2019年,學生楊曉宇作品《月球導航車》獲得“北斗領航夢想”全國青少年航天實踐活動一等獎,同時學校榮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動“優秀組織小學”稱號;2022年學校的“智慧交通”作品在烏蘭察布市第三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榮獲一等獎;2023年,學生劉旭的科技作品“會猜拳的機器人”榮獲第37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23年,學校榮獲2023年烏蘭察布市第四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無人機障礙競技賽冠軍”。

  四子王旗神舟希望小學校長李保平&&,今後學校會積極參加“中國航天日”“世界空間周”和“全國科普日”等航天科普活動,並結合學校實際組織開展特色航天科學實踐活動。在組織各類航天科普活動、深入開展航天科學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等方面發揮骨幹示範作用,帶動全旗所有學校的師生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宣傳航天成就,提高全旗青少年航天科學素質,培養航天科技後備人才。(張蜀雁 陳琳)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