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前,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簽署加快同城化發展協議,共達成14個方面的60項具體合作事項,兩市12個部門也分別簽署了各自領域的合作協議。自此,呼包同城一體化按下了史無前例的“加速鍵”。
3個月後,呼包同城化發展迎來新的里程碑:3月23日,呼包加快同城化發展推進校企科技成果轉化暨大學生就業系列活動啟動,呼包兩市合力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同在陰山下、同處敕勒川、同臨黃河灣。呼包攜手同城化發展,率先打造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同城生活正在“照進現實”,更多的公共服務便利共享逐步實現,未來可期。
呼包同城化為地處呼包鄂“金三角”腹地、呼包兩地中心點的土右旗帶來哪些機遇?站在呼包同城化發展的新賽道上,土右旗又如何跑出先行之姿?
打造包頭未來跨越式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
3月27日,旭陽集團包頭園區晶硅光伏一體化項目開工,5個主體項目中有3個“花落”土右旗。項目建成投産後,將對擴大包頭市晶硅産能優勢、延伸晶硅光伏産業鏈條、構建完整産業生態發揮重要示範帶動作用。
春爭日,夏爭時。3月初,在土右旗新型工業園區內,各企業有序復工復産。
走進內蒙古萊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無塵潔凈生産車間,自動化生産線上一派忙碌的景象,吹膜機、真空機、割袋機高速運轉,經過一道道繁雜的工序,一個個精美合格的多晶硅包裝膜最後在包裝區被成包成垛裝上運輸車……
“十四五”期間,土右旗圍繞“一城四區五基地”發展定位,全力打造區域綠色能源輸出基地,緊緊抓住新能源發展的歷史機遇,引進了新特能源、沐邦高科等硅基新材料、新能源龍頭企業,並帶動下游近5億産業入駐土右旗。
同城化發展最重要的是産業體系的互補聯動。近年來,硅材料作為首府呼和浩特重點培育的六大産業之一,正在不斷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聚鏈成群。包頭市也僅用6年時間形成了從多晶硅、單晶硅到切片、電池片、組件的完整産業鏈。
在晶硅光伏等新能源領域,全力打造“中國半導體硅材料之谷”的呼和浩特,與正在建設“世界綠色硅都”的包頭遙相呼應。而處在呼包中心位置的土右旗,緊跟步伐,以全力構建包頭市光伏産業集群為核心目標乘勢而上,搶抓包頭市硅産業發展機遇,不斷補鏈強鏈,擴大光伏硅優勢,全力打造硅産業旗幟型産業集群,推動多晶硅、單晶拉棒産能向切片、電池片、組件、光伏電站等下游産業鏈延伸拓展。
今年,土右旗持續大力發展硅基新材料,加快新特二期年産17萬噸高純多晶硅、萊斯特潔凈包裝二期、沐邦1萬噸硅料提純等項目建設,推動旭陽晶硅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啟動建設硅基研究院,打造“硅基新材料—裝備製造—光伏發電”産業集群,年內推動多晶硅産能突破15萬噸、單晶硅産能達到18GW。
與此同時,土右旗以新型工業園區為重要載體,深度融入自治區“五大基地”産業布局,圍繞包頭市“2+5+N”現代化産業體系,一手提升存量,一手培育增量,做強優勢産業、做大新興産業、做優傳統産業,持續推動現代工業體系提檔升級,打造千億級工業園區,讓土右旗擁有更強競爭力。
打造輻射呼包鄂區域的“優良食谷”
3月26日,土右旗海子鄉金和村的大田裏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輛輛大型機械正在進行土地平整作業。
2024年,土右旗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覆蓋將軍堯鎮、海子鄉、明沙淖鄉、薩拉齊鎮、溝門鎮等6個鄉鎮10個行政村,共計8.25萬畝,總投資1.9億元。目前,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推進中,為全年糧食豐收打好基礎。
剛剛過去的2023年,土右旗全力保障糧食生産,實施了10.8萬畝綠色高質高效、優質增糧和黃河流域綠色發展示範行動等一批優質項目,農作物總播面積162萬畝,糧食産量穩定在16億斤以上……這對於連續12年蟬聯“全國糧食生産大縣”稱號的內蒙古産糧大縣土右旗來説,可謂實至名歸。
從青山腳下到黃河岸邊,從享有盛名的瓜果鄉到黃河魚,從科技小院研發的珍稀食用羊肚菌到渾身是寶的小地梨,從鹽鹼灘種出的千畝水稻到豬牛羊成規模化養殖,再到雜糧、瓜子、牛肉乾等特色農業的脫穎而出,這些都得益於土右旗近年來用創新思維構建農産品産業體系,全力打造從田間地頭到廚房餐桌、輻射呼包鄂區域的“優良食谷”,培育了糧、肉、乳、蛋、糖、果蔬六大主導産業,穩定形成了年産80萬噸糧、27萬噸果蔬、15萬噸奶、10萬噸肉、8萬噸糖和5千噸蛋的生産能力。
做強“優糧”是發展“優良食谷”的前提。土右旗是包頭市農業大旗,擁有耕地面積168萬畝,是國家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創建國家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做活“食谷”是打造“優良食谷”的潛力。近年來,土右旗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大在農畜産品精深加工等重點領域招商力度,着力延伸産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農畜産品加工業總産值達到35億元,農畜産品就地轉化率達到76%,成為包頭市建設綠色農畜産品精深加工基地的重要承載地。
今年,土右旗將繼續大力發展綠色農畜産品精深加工産業,着力提升農畜産品精深加工水平,為打造服務、輻射呼包鄂區域的“優良食谷”添加“快進裝置”。
打造呼包鄂腹地的“微度假”中心花園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廣泛流傳的北朝民歌,吟咏的正是土默川一帶的草原風光。
1929年,《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埃德加·斯諾來到這裡考察時,看到昔日草原變成了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的悲慘景象,深受震撼。他在《復始之旅》中寫道:“我到了戈壁灘南面的小城薩拉齊……這是我一生中一個覺醒的起點。”
如今,站在土右旗敕勒川文化公園的埃德加·斯諾漢白玉雕像前望去,曾讓他“覺醒”的敕勒川已煥然一新。隨着全域旅游承載地的建設,位於古時敕勒川區域內的土默特右旗正以靚麗新顏迎接八方來客。
每年的春天,從大雁灘景區一眼望去,粉白色的杏花開遍山野。西側的西灣小村,白墻青瓦,炊煙嫋嫋,這裡儼然就是名副其實的杏花村。夏季時光,水面有荷花,田裏有水稻,水裏有魚蝦,岸上有農家,村裏有塗鴉,如此景色令人恍若置身江南。這是地處黃河岸邊的賀成泉村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土右旗區位條件優越,交通四通八達:京包高鐵3小時直達北京,京蘭鐵路、京藏高速和110國道3條大動脈橫穿旗境,1小時車程範圍內有3個大型機場。這些都是土右旗打造呼包鄂腹地“微度假”中心花園的先天優勢和潛力。
土右旗旅游資源豐富,擁有黃河“幾字彎”無限風光、1.25萬公頃的九峰山原始次生林區和城寺兼備的著名佛教聖地美岱召,再有大雁灘田園綜合體等新起之秀的加持,全域旅游已是“小荷漸露尖尖角”。
近年來,土右旗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催生文旅産業新模式新業態,構建“一心一廓兩帶兩環三核三區”旅游發展空間規劃布局,以打造呼包鄂微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國西北黃金旅游線上的重要旅游節點為抓手,實施“文化+”“旅游+”戰略,整合“春夏秋冬+”旅游資源,推動全旗文旅産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加快建設集旅游度假、健康養生、生態觀光、農事體驗為一體的全域旅游承載地,爭創自治區級康養旅游示範基地和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
在呼包同城化的路上,土右旗跑起來了!(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皇甫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