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幼有優育,近日,教育部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提升實驗區啟動儀式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六小學舉辦,聚焦推動構建科學保育教育體系,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育教育質量。
2023年12月,康巴什區成功入選首批“教育部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提升實驗區”,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入選的區縣。
榮譽背後,是康巴什區在基礎教育領域持續深耕結出的又一顆碩果,也是康巴什區打造基礎教育名城綜合實力的又一次展示。
近年來,康巴什區把學前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多維發力,全面提升保育教育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幼有善育、幼有優育的美好期盼,推動學前教育品質邁上新&階。
加大經費投入 開展結對共建
為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康巴什區不斷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加大力度引導社會力量辦園。目前,康巴什區幼兒園總計22所,其中公辦園17所,普惠性民辦園2所。2023年,康巴什區根據人口測算需求,新投入使用3所公辦幼兒園,新增普惠性學前學位900個,全面緩解學位供給壓力。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為87%,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94%,水平居全國、自治區、全市前列。
家門口就能“入好園”,是不少家長的期盼。康巴什區立足於區域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目標,&&《幼兒園教師交流輪崗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通用語言文字優質幼兒園與原民族語言授課幼兒園、公民辦幼兒園、公辦園內部之間基於自身優勢和不足的結對共建工作。每年各園圍繞課程建設、觀察解讀兒童、生成課程、兒童海報創設、家長工作等多主題展開交流互訪,結對交流活動達80余次,實現了原民族語言授課幼兒園與優質幼兒園、公辦園與民辦園結對幫扶全覆蓋,切實提升了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工作室精準發力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除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康巴什區還注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推動保育保教質量提升。園長研修工作室是康巴什區學前教育發展的第一引擎。“園長研修工作室已經連續開展12年,採取‘一年一主題、一月一研修’的原則開展專題研修和培訓,每年組織外出考察學習不少於2次,園長的管理能力和專業素養顯著提升。”康巴什區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美榮介紹。
康巴什區園長研修工作室圍繞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相關要求,不斷夯實園長領導力。其中,課程建設是園長研修的重點內容之一,工作室把園長管理和課程推進中的真問題作為教研案例,體現了問題與需求導向,教研成果可直接運用在管理和課程實踐中,實現了課程理念與實踐效果的螺旋上升。區域名師骨幹教師研修重點圍繞觀察解讀幼兒、師幼互動、生成課程、深度學習等開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幫助其他教師找到課程實施與師幼互動的抓手。
據介紹,康巴什區幼兒園男教師也是學前教育的一張特色名片。2017年8月,康巴什區6位男幼兒教師自發成立了“研修小組”,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由14名核心骨幹、140余名男教師組成的康巴什區男幼兒教師工作室。
已經從事14年學前教育的康巴什區蒙古族幼兒園教師伊拉圖,是康巴什區第一批幼兒園男教師隊伍的一員。“剛成為男幼教時,特別孤獨迷茫,隨着男幼教隊伍的不斷壯大、男幼兒教師工作室的成立,以及家長們的理解與認可,這份工作讓我有了榮譽感和歸屬感。”伊拉圖説。
康巴什區男幼兒教師工作室圍繞“多域研究團隊發展、兼容並包相互支持”兩條主線,定期開展美術、體育、科學等領域的研修,充分挖掘發揮男幼兒教師的特長,進一步推動男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我們希望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有男老師的陪伴,同時也希望通過康巴什區男幼兒教師團隊的建設和發展,在學前教育領域中發出不一樣的思考和觀點。”康巴什區男幼兒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劉志強説。(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