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繞着準格爾流”,準格爾旗這片土地被黃河“幾字彎”熱情擁抱在臂彎裏,造就了悠久燦爛、融合共進的地域文化。龍年伊始,大美北疆準格爾迎來了一場文化盛宴。今天(2月24日),“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在準格爾旗準能文體中心盛大開展,將持續到5月24日。丹青勝跡,穿越千年時空,在這片廣袤熱土上悠然迴響。
本次特展是“大系”龍年首展、“大系”首個全國基層展、首個少數民族地區展和內蒙古自治區區域首展,由中共準格爾旗委員會宣傳部、國能準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聯合主辦;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之聲、準格爾旗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聯合承辦;準格爾旗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準格爾旗文化和旅游局、浙江大學出版社聯合支持。
“大系”共收錄海內外263家文博機構的中國繪畫藏品12405件(套),其中國內藏品9155件(套)、國外藏品3250件(套),涵蓋了絕大部分傳世的“國寶”級繪畫珍品;編纂出版先秦漢唐、宋、元、明、清五大斷代全集共計60卷226冊圖書,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集成。
此次展覽,展廳總面積約1600平方米,參觀動線355米,共選取450幅“大系”收錄的歷代繪畫精品圖像調色打樣稿進行展出。展覽設置“薪火相傳 代代守護”“千古丹青 寰宇共寶”“創新轉化 無界之境”“大美北疆 漫瀚今韻”四大板塊,結合內蒙古準格爾當地文化特色佈置展陳。走進展廳,“漢唐氣象”“宋韻無盡”“元氣淋漓”“明麗煊耀”“清流迴蕩”等各單元內容精彩紛呈,呈現千餘年繪畫藝術的歷代丹青墨寶齊聚一堂、依次排開,內容涵蓋山水花鳥、文人雅士、風俗人情等等。在展覽中,不僅能看到《游春圖》《簪花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五牛圖》《寒林重汀圖》這些大名鼎鼎的歷代傳世名畫,更能觀賞到少數民族畫家張彥輔的《棘竹幽禽圖》,遼代畫家胡瓌所作《卓歇圖》以及南宋畫家陳居中的《胡騎秋獵圖》,感受古人筆下蒼茫遼闊的北疆風情,了解草原民族鮮活生動的游牧場景……徜徉其中,仿佛走入了一條中華文明演進的壯美洪流,異彩紛呈、目不暇接。
在沉浸式互動觀影展廳,水墨丹青與數字科技深度交融,穿越時間阻隔,突破空間距離,一幅幅靜止的中國古代繪畫,在這裡變成了一個個生動的畫中世界。展覽現場打造了跨越多個朝代、融合多幅精品的沉浸式畫境空間,在這層層疊疊的光影中,讓水墨丹青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從歷史走進現實,讓更多中國優秀的傳統繪畫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庭的“萬畫墻”,以“萬幅畫卷繪黃河 藝術靠泊準格爾”為主題,由近500個亞克力片與“大系”出版圖書平鋪內頁打造而成。現場還佈置了展示“大系”圖書的特色書櫃,書櫃呈黃河“幾”字彎形狀,且顏色選用黃河流經準格爾時的綠色,象徵着滔滔黃河奔騰不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在“我們的準格爾——龍騰盛世·循脈礪今”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臨摹大賽中脫穎而出的30多幅精品臨摹畫作,也將在此次特展上集中亮相。這也是“大系”展覽首次將現代臨摹作品與古代繪畫圖像打樣稿同時展出,將激勵廣大繪畫藝術工作者在文脈傳承中汲取前進動力,用畫筆記錄、表現新時代的新風貌、新景觀、新氣象,為文化強旗建設貢獻文藝力量。
恰逢元宵佳節,今晚(2月24日)9點,在準格爾旗薛家灣城市廣場,一場無人機表演點亮了整個準旗上空。1200架無人機如同點點繁星,在夜空中飛行,繪製出一幅幅詩意磅礡的山海畫卷。在夜空中,眾多“國寶”級繪畫珍品書寫着經典與傳奇,“千里江山圖”仿佛穿越時空而來,讓人心馳神往;“黃河奔流”“龍騰萬里”的壯觀場景,更是讓人們在祥瑞的新春氛圍中感受到作為中華兒女的驕傲與自豪。
甲辰龍年的第一場文化盛宴已經徐徐拉開大幕。觀“盛世修典”,賞“大系”風華,丹青不老,古今同輝。(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