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創新之炬 燃奮鬥之光——記內蒙古自治區“最美職工”、中鐵六局呼和浩特鐵路建設公司檢測試驗工程資料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孫金龍-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資訊發布 > 正文
2024 01/09 19:32:37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

持創新之炬 燃奮鬥之光——記內蒙古自治區“最美職工”、中鐵六局呼和浩特鐵路建設公司檢測試驗工程資料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孫金龍

字體:

  孫金龍,中鐵六局創新工作室領軍人。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深耕在施工一線,從事科技創新工作,致力于解決生産一線的各種技術難題,以科技創新推動提質創效,獲得內蒙古自治區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軍人、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創新先鋒崗”“創新先鋒號”榮譽稱號,孫金龍創新工作室被評為“中國中鐵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呼和浩特市職工創新工作室。3年來,創新工作室研發儀器設備20余臺,取得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33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QC成果10項,施工工法9項,在國際刊物發表論文2篇、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7篇、出版專著3本,參與起草國家標準1項,參建工程分別榮獲“全國用戶滿意工程”“草原杯”“中國中鐵杯”等多項大獎。

  堅持創新探索,鑽研攻堅提質創效

  2019年,立足于橋梁、路基、隧道、房建等工程建設領域,圍繞施工方法創新,以致力解決施工中的技術難題為宗旨的“孫金龍創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孫金龍與一群熱愛探索、崇尚技術的年輕人集結在一起,開啟了鑽研攻堅的探索之路,每年完成科研課題20多個,大幅提升了創新工作室的科研力。

  許許多多個夜晚,孫金龍自己貓著腰待在試驗室裏擺弄著儀器設備,驗證著白天討論的一項項假想,通明的燈火記錄下了他忙碌的身影。“我在試驗室裏從來不覺得寂寞,裏面凝聚著我的熱愛和一個等待我探索的豐富宇宙。”每天對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進行電通量試驗檢測時,他發現所購買的儀器經常會出現正負極溶液滲漏問題,導致設備聯電燒壞,産生安全隱患,不僅維修費用高,還嚴重影響測試準確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為了保證設備白天正常使用,每天下班,孫金龍都鑽進試驗室裏一次次嘗試,終于他研發出了“攜帶型混凝土電通量檢測儀”,不僅解決了所有弊端,而且效率和精準度也有顯著提升,成為公司混凝土電通量檢測的一把“利器”。《一種攜帶型混凝土電通量檢測儀及使用方法》,取得了發明專利。

 堅持技術攻關,服務生産篤行致遠

  孫金龍創新工作室始終堅持以解決一線生産現場的實際問題為方向,以實用性創新為著眼點,開展技術攻關與發明創造。孫金龍定期帶著工作室成員深入項目,根據現場提出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難,成立攻關小組,沉在現場潛心鑽研,在實踐中反覆論證檢驗,確保成果能夠為現場解決難題,服務生産。孫金龍和工作室成員的腳步踏遍了每一處施工現場,在工地上與工人們一起摸爬滾打,解決了諸多技術難題,為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和保障。

  在額哈風沙防護工程項目施工時,需要在大量厚度僅為30毫米的纖維板內均勻鋪設兩層纖維布,形成一整塊加筋粉細砂纖維板,此項施工技術在國內尚屬首例,多次試驗加工還是無法精準掌握鋪設精度,一時間,項目部為了一塊小小纖維板傷透了腦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得知情況後,孫金龍和工作室的同事帶著帳篷深入現場駐扎了兩個多月,在如何預制加筋粉細砂纖維板,解決鋪設纖維布精度上展開了全面細致的分析和研究,最終研發出了加筋粉細砂纖維板整體式預制設備,既解決了加筋粉細砂纖維板制作難題,又提高了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更為項目部節約成本約1300萬元。《一種纖維固沙板整體式預制設備》于2020年3月榮獲實用新型專利。孫金龍和他的團隊先後解決了預制治沙板、風積沙路基施工及噴射混凝土等50余項技術攻關,為企業累計節約成本1500多萬元,在建築工程行業方面貢獻突出。

 堅持賦能提素,練兵實踐引領成才

  “技能提升如同滴水穿石,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勤學苦鑽、持之以恒,因為沒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沒有一道難關抵擋得住堅持不懈。”孫金龍常常這樣告訴自己的學員。

  自創新工作室成立起,就秉承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個團隊、培育一批人才的“三一模式”,打造提素賦能的練兵場,源源不斷地壯大科技創新的尖兵隊伍。孫金龍和工作室骨幹組成講授班,深入各單位施工一線開展科技創新巡講,傳授科技創新和發掘要點,開墾科技創新少人問津的荒蕪,採用導師帶徒制,制定詳細培養計劃,配套實施相應的培訓和考核計劃,全程跟蹤考核,帶領學員全程參與課題研究。先後舉辦各類專題講座、點對點演示、技能練兵等專業技術培訓達20余場次,為企業培養各類創新技術人才300余人,實現了項目全覆蓋。

 堅持多方聯動,催化效能厚積薄發

  創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因為長期獨立開展創新工作,缺乏協同機制,導致創新面單一,對跨專業、跨區域合作項目的研發能力薄弱。孫金龍急得直撓頭,為了打破專業壁壘,孫金龍開始琢磨探索建立創新工作室聯盟,讓每家單一的工作室形成合力,發揮出矩陣作用,釋放聯盟效應。忠誠職守善擔當,默默耕耘奮力扛。在孫金龍帶動下,公司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立,不但打通了專業協調間的壁壘,而且通過開展成果交流,促成創新工作室和項目部科研的聯動,創新工作室之間與科研機構、院校的學習和聯動。如今,由孫金龍創新工作室帶頭的聯盟已成為公司解決生産難題的“新陣地”、推動技術創新的“新利器”和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課堂”。

  孫金龍和工作室充分利用受邀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技術管理QC評審、外部授課等平臺,與40余家建築企業建立起聯繫。為了方便交流溝通,孫金龍創新工作室建立有問必答微信群,牽頭設計制作技術表格,收集整理各類技術問題和經典方案,將提煉出的技術成果分享給相關單位的試驗檢測人員,供其參考應用。同時,孫金龍創新工作室還幫助相關檢測機構進行技術攻關、發表論文及申報課題等科技創新工作,得到了同行的交口稱讚,將創新工作室的招牌越擦越亮。孫金龍還推動工作室工作開展與勞動競賽、技能比武等緊密結合滲透,在第二屆呼和浩特“四方杯”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勞動競賽中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在技術創新、技術改造上的引領作用,廣泛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等活動。由于實踐中驕人的成績,孫金龍榮獲中國中鐵青年崗位能手、中鐵六局呼和公司勞動模范等榮譽。

  孫金龍十年如一日,奮鬥在創新發展的無垠大地,春播夏種,秋收冬藏,夢想在四季輪回的辛勤耕耘下雕琢出金色的光澤,萬頃金黃,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是刻苦鑽研的榜樣、精益求精的專家、團隊合作的驕傲、工匠精神的傳承者,他是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赤誠情懷書寫夢想熱忱的新時代追夢人。(張偉)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