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斷頭路 國道110線畢克齊至協力氣段公路工程一期完工-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29 15:23:09
來源:內蒙古日報

打通斷頭路 國道110線畢克齊至協力氣段公路工程一期完工

字體:
  經過9個月的建設,11月24日,由內蒙古交通集團項目管理分公司管理、內蒙古路橋集團承建的自治區重點項目,國道110線畢克齊至協力氣段公路工程項目一期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具備通車條件。至此,打通國道110線呼和浩特至畢克齊段一級公路斷頭路,與既有國道110線聯通。

  九個月完成建設任務

  內蒙古交通集團項目管理分公司副經理李鴻軻介紹,國道110線畢協項目路線起點順接已建成的國道110線呼和浩特至畢克齊段一級公路,途經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察素齊鎮、敕勒川鎮,終點接已建成國道110線包頭段協力氣至西北門一級公路,全長50.521公里,項目分兩期實施,採用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路基寬25.5米。批復概算36.22億元。

圖片

  此次新建完工的一期工程長4.4公里,主要是打通國道110線呼和浩特至畢克齊段一級公路斷頭路,與既有國道110線聯通,路線走向完全避開現有畢克齊城區路段,在城區外圍新建了一條一級公路,此舉大大減輕了畢克齊鎮的通行壓力,徹底解決了過境車輛通過城區時産生的噪音和尾氣等污染,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當地居民的出行安全。

  2023年2月28日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建設,結合時間緊、任務重,交叉施工區域多的特點,畢協建管辦堅定信心、鉚足幹勁。變“管理”為“服務”,與參建單位共同分析、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問題。把安全、質量放在建設第一位,保障工程進度穩步推進。9月26日完成主體工程,完成路基填方63.6萬立方米、路面底基層110千平方米、基層106千平方米、面層104千平方米、小橋(通道橋)5座、涵洞16道、3—20米分離式立交1座、交通安全設施、綠化及環境保護工程,11月24日完成項目交工驗收。

  扣緊安全生産“緊箍咒”

  生命高於一切,安全重於泰山。畢協項目建設將安全生産作為首要工作來抓,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以安全生産主體責任落實為重點的“平安工地建設”,推進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建設,加強生産安全動態監管,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活動,構建“管理科學、流程優化、運作規範、監督高效”的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防範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圖片

  嚴格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與施工、監理等單位第一責任人簽訂安全生産責任書,要求參建單位內部層層簽訂,全面細化安全生産責任目標,加強目標責任的跟蹤落實。認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落實安全生産隱患專項治理活動,對排查出的隱患問題立即進行整改,真正落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構築安全生産的堅固防線。實施“安全標準化”建設,開展“安全標準化”達標活動,全面提高安全生産管理水平。強化施工“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一線作業人員的崗前教育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並通過現場抽查、詢問等形式,對各分部的崗前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成效進行驗證。常態化對施工現場進行隱患排查,加強對邊施工邊通車作業、起重吊裝作業、臨時用電、高處作業&&等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檢查,做到安全隱患“閉環式”管理,持續推進重大風險管控和隱患清零。

  強化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演練。項目開工以來,組織參建單位開展應急演練活動共4次,通過演練,檢驗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戰能力,查找預案漏洞,分析存在問題,及時修訂預案,完善應急體系,提高預案的可靠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增加應急處置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時效性。

  加強安全生産宣傳引導,借助“安全生産月”等專項活動,集中開展安全生産宣傳教育。通過現場張貼宣傳畫、挂條幅、出板報、安全生産知識諮詢等形式,積極開展安全生産宣傳。組織一線施工人員觀看《科學發展 安全發展》和《人命關天》等安全警示教育片,強化安全生産意識;積極舉辦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全面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産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借鑒和應用項目安全管理模式,引進安全諮詢技術服務單位參與本項目的安全諮詢與管理工作,為項目有效提供安全技術支撐和服務,提高項目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為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産規章制度,畢協項目成立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級領導、各部門和每個崗位的安全生産職責,確保各級人員高度重視雙重預防工作。利用信息化&&“安全管理”APP,對項目安全風險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實時監督和數據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畢協項目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始終貫徹執行“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秉承“質量為本,安全為先”的原則,堅持“質量零缺陷、零質量事故”目標。

圖片

  認真落實“政府監督、法人負責、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四級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全面推廣工地建設標準化、工藝工法標準化、工程管理標準化和鋼筋集中加工、構件集中預製、混凝土集中拌合的施工方式,有效提升了工程質量。嚴把進場原材料質量關。施工過程中採取巡視巡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加強過程控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公路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施工規範,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狠抓工程質量管理,工程質量經自檢、抽檢、質監站檢查及上級有關部門檢測督查,均滿足設計及規範要求。

  畢協項目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工程管理,管理人員更全面地了解工程質量、安全生産、施工進度、合同管理等具體情況。項目信息化&&與分公司項管雲&&實現數據對接和一體化應用,信息化系統服務於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業務工作,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同時開展質保資料電子化試點和信息化安全雙重預防機制試點,初步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質保資料電子化和項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為後續項目建設信息化管理應用積累經驗。經過9個月的建設,在畢協建設者共同努力下,工程建設期間未發生一般及以上安全責任事故,無群體性公共突發事件,工程質量始終處於可控狀態,未出現任何工程質量事故。

  國道110線是連接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4個盟市重要的交通紐帶,本項目國道110線畢克齊至協力氣段公路是土默特左旗、包頭市等地通往呼和浩特市的一段重要交通道路。項目建成後將極大地提升110國道通行能力,對改善呼和浩特市周邊交通環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完善自治區公路網,對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構建呼包鄂一體化進程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為建設交通強國、現代化內蒙古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文:姜廣財 圖:羅傑)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