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菽成浪,谷米滿倉。9月27日,在巴林左旗富河鎮第五積溫帶玉米單産提升工程種植示範基地,收割機、運糧車來回穿梭。伴隨着陣陣機器轟鳴,一排排玉米植株連稈帶穗被捲入收割機中,摘棒、剝殼一氣呵成。一穗穗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的玉米棒傾瀉而出,很快就裝滿了運糧車。
玉米地旁,皮膚黑紅髮亮的烏蘭壩村村民王新凝視着金燦燦的玉米和來往的運糧車,像在欣賞藝術品,也像在看自己的孩子。“看著辛勤三四個月的成果,心裏挺高興的。今年玉米密植後,增産不少。”王新預估,今年他的28畝玉米地收入能達7萬元。
示範基地的另一頭,巴林左旗農牧業局工作人員、科技特派團專家們正忙着測量畝均增産量。他們隨機選取區域,經過清點20株玉米、掰下玉米棒、上秤稱重、測量水分等一系列操作,最終在“玉米田間實收測量表”上寫下“畝均增産402公斤”的測量結果。
“明年要在全鎮2萬畝滴灌地,力推玉米密植高産技術,讓更多農民體驗玉米畝産達1700斤的快樂!”看著專家的結論,一旁的富河鎮副鎮長侯小東當即表態,明年繼續擴大推廣面積。
富河鎮地處巴林左旗最北邊,春季乾旱、風沙較大,秋季霜來較早,玉米産量低而不穩。2023年,巴林左旗在全旗範圍內首次推廣玉米密植高産技術,富河鎮搶抓機遇,率先推廣6200余畝地,尋求以新技術突破玉米産量低的問題,成功創造鎮裏玉米畝産量歷史新高。
玉米豐收,背後有科技密碼。仔細觀察眼前的玉米地,植株間距小,株距一致,壟溝寬窄均勻、壟脊高低一致,放眼望去,整片地沒有一處覆蓋地膜。“這片地每畝種植7100株玉米,春耕時我們使用免耕播種機,出苗率達到了94%。結合牧業大鎮的特點,我們還採用無膜淺埋滴灌技術,玉米豐收同時畝均收穫2噸左右的青貯秸稈,再也不用愁牲畜過冬糧了。”對於玉米密植技術侯小冬讚不絕口。
科技進田,助力糧食增産。巴林左旗農牧業局副局長李春民&&,作為全國重要農業旗縣和産糧大縣,巴林左旗明年將推廣面積由5萬畝擴大至20萬畝,讓更多老百姓通過玉米密植,實現産量翻番、收入增倍。(記者 王塔娜 巴林左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包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