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産異彩紛呈

  • 2023-04-27 09:04
  • 來源: 內蒙古日報

  

《格薩(斯)爾》表演現場。

  蒙古族汗廷音樂弓尺記譜法。

  蒙古族汗廷音樂表演現場。

  科爾沁敘事民歌表演。

  支流碧流河匯入西拉木倫河。

  西遼河流域歷史上曾誕生了諸如紅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等極具創造力的優秀文化。作為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西遼河流域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孕育誕生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一批曲藝、傳統戲劇、傳統音樂、民間文學、傳統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西遼河流域人口相對集中,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基因獨特。民間文學《格薩(斯)爾》、曲藝烏力格爾、好來寶、傳統音樂蒙古族四胡、蒙古族汗廷音樂、科爾沁敘事民歌等在傳承發展中,演繹出一個又一個地域特色鮮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已然成為提升西遼河城市群特色文化藝術影響力的新名片和彰顯城市文化內涵的新品牌。

  文化活化石

  發源于大興安嶺南麓、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西拉木倫河是西遼河的北源。從西向東,貫穿于赤峰市中部,最後經阿魯科爾沁旗進入通遼市開魯縣臺河。

  在臺河口,西拉木倫河分為兩支,其中一支,由部分水流納入新開河,自西向東穿過西遼河平原北部,匯入西遼河幹流。

  位于赤峰市東北部的阿魯科爾沁旗地處西拉木倫河北岸,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有文字記載和文物佐證的就有5000余年,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3個,在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發現的“蒙古族汗廷音樂”被譽為“文化活化石”。

  蒙古族汗廷音樂俗稱“汗帳音樂”,是在蒙古汗帳或宮殿中表演的專為可汗、尊臣等敬獻的音樂。《元史》記載:“……至其樂聲雄偉而宏大,又足以見一代興王之象,其在當時,亦雲盛矣。”

  蒙古族汗廷音樂由樂聲、樂曲和舞蹈三部分組成,共有80多個曲目,有可汗頌、朝廷讚、宗教禮儀、民間諺語和哲理訓諭等內容。舞蹈包括“武舞”和“文舞”,具有剛勁、強悍、威猛之勢和輕柔、幽美、典雅之風。

  1368年,史稱“北元”時期,參照舊制對宮廷音樂作了適當的恢復和調整,建立起一套新的宮廷音樂體係。至北元林丹汗在位30余年間,宮廷樂舞展現出新的氣象。

  清代,蒙古族宮廷音樂流入清宮,成為清宮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專門機構“什榜處”掌管。《清會典》卷四十二《蒙古樂》的注釋中寫道:“太宗文皇帝平定察哈爾部,獲其樂,列于‘燕樂’,曰蒙古樂曲。”此後,清宮陸續編修《律呂正義》《律呂正義後編》等皆錄入《蒙古樂曲》。

  1984年,在阿魯科爾沁旗根丕廟發現《蒙古族汗廷音樂》文本資料,共15首,由于沒有權威專家學者定位,該文本資料一直保存于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

  1989年,阿魯科爾沁旗歷史文化研究人員寶音烏力吉撰寫了《關于林丹汗宮廷樂曲簡論》一文,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2005年又撰寫題為《關于從根丕廟發現的“蒙古族宮廷音樂”之補談》一文,得出在阿魯科爾沁旗發現的文本資料與北京故宮留存的樂曲屬不同版本、同類樂曲的結論。2009年7月,阿魯科爾沁旗舉辦了“蒙古林丹汗暨汗國都城察罕浩特全國學術研討會”,國內外12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經過論證,確定《蒙古族汗廷音樂》是從汗國都城察罕浩特流入到清代宮廷的事實。2009年8月,阿魯科爾沁旗制定了《恢復與重建蒙古族汗廷音樂汗廷樂隊可行性研究報告》,著手開展《蒙古族汗廷音樂》和“蒙古汗廷樂隊”保護、挖掘和搶救工作,恢復節目22個,其中舞蹈6個、樂曲4首、歌曲12首,填補了蒙古族宮廷音樂在文化藝術研究領域的空白。

  2010年11月26日,蒙古族汗廷音樂搶救復原匯報演出暨論證會在呼和浩特舉行並獲得了巨大成功。2014年,《蒙古族汗廷音樂》被列入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活態的英雄史詩

  在西遼河流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成為各民族的經典文化藝術類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民間文學《格薩(斯)爾》是中國少數民族三大英雄史詩之一,藏族稱為《格薩爾》,蒙古族稱為《格斯爾》,統稱《格薩(斯)爾》,赤峰市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爾的重要發源地,被譽為“中國格斯爾之鄉”。2009年,《格薩爾》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格薩爾》是我國藏族著名的説唱體長篇英雄史詩,是世界上最長的活態史詩,後傳入蒙古族聚居地區,稱為《格斯爾》。它以韻散文兼行的敘事方式,講述了英雄格薩(斯)爾王降妖伏魔、抑強扶弱,帶領各族群眾和諧相處、建設美好家園的故事。除了蒙古族外,《格薩(斯)爾》在土、裕固、納西、普米等民族中也以説唱的方式廣為流傳。作為民間口頭文學,《格薩(斯)爾》熔鑄了神話、民歌等文學藝術形式,形式豐富、雄渾瑰麗,深受人們喜愛。

  與古希臘荷馬史詩和古印度史詩相比較,《格薩(斯)爾》有兩個顯著特點:其一,它世代相傳,是一部活態的英雄史詩;其二,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英雄史詩,共有120多部、100多萬詩行。如果全部翻譯成漢語,估計有2000余萬字。作為迄今為止人類所擁有的篇幅最長、內容浩瀚的活態史詩,《格薩(斯)爾》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格薩(斯)爾》是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見證。

  迄今為止,《格薩(斯)爾》出版係列叢書18種,30集廣播劇《格斯爾》播出後反響熱烈、屢獲大獎。《格薩(斯)爾》數據庫也在2017年底通過驗收並正常運轉,目前已掃描存儲《格斯爾》書籍40部、音頻資料579種、視頻資料113種。赤峰市巴林右旗文化旅遊體育局嘎力巴説,《格薩(斯)爾》當下的時代價值就在于它是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契合的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它的影響已遠超出文學范疇,還有民俗學、人類學的學術價值。保護好《格薩(斯)爾》,把中華文明更好地傳承下去,讓這部深受我國各族人民喜愛、震撼人心、世界矚目的偉大史詩,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7月15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博物館考察時強調: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多民族不斷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中華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援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加強非遺保護傳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而成的文化認同觀念,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層面上,不斷孕育出烏力格爾、好來寶、評書等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的民間説唱藝術。

  在民間,烏力格爾有多種表演和表現形式,常常與好來寶混合銜接共用。好來寶大約形成于西元12世紀前後,是一種由一個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樂器自行伴奏進行“説唱”表演的曲藝形式。

  傳統音樂科爾沁敘事民歌, 一首敘事民歌往往要經過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民間藝人的口頭傳唱和不斷錘鍊、加工,才能成為久唱不衰的好歌。科爾沁敘事民歌在西遼河流域發展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在中國民歌發展史上是極為罕見的。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傳統音樂蒙古族四胡作為形制與四胡相同的伴奏樂器,分低音、中音和高音,同樣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作為烏力格爾、科爾沁敘事民歌、好來寶等的主要伴奏樂器,流傳于西遼河科爾沁地區,既可獨奏表演,也可伴奏,旋律古樸、悠揚,音色豐潤、醇厚。2013年,通遼市科左中旗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四胡文化之鄉”。

  “從藝術表演形式的演變中,可以感受到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家園的精神力量。”通遼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局長周國剛説,自古以來,西遼河流域就出現了文化交融發展的多種形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目前日趨多元化,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充分吸收現代元素的基礎上,開創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新路徑,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主旋律。

  “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和身份認同。”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副司長胡雁説,“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傳播,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增進民族團結,維護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創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記者 武峰 丁寧 王林喜)

  (本版圖片由赤峰市文化旅遊局 通遼市文化旅遊局提供)

分享: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 李國棟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53112956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