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24日電(記者哈麗娜)24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召開內蒙古2022年重要考古新發現推介會,公布了2022年度內蒙古重要考古發現。
這些重要考古發現包括紅山文化時期彩陶坡遺址,內蒙古中南部已知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史前時期石城遺址——後城咀石城遺址,中國陰山以北、戈壁以南草原地區發現的第一處匈奴墓群——吉呼郎圖匈奴墓群,北魏王朝大型祭祀建築遺址——壩頂遺址,遼上京遺址皇城內南向大型建築基址,出土遺物較多的通遼市開魯縣恒源牧場遼墓等。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金松&&,內蒙古地區文物古跡眾多、地下埋藏文物豐富,文化積澱深厚,考古工作在緊密圍繞基本建設開展搶救性考古、保障經濟建設有序開展、守護文明家園的同時,積極開展以科學研究為目的的主動性考古研究工作。2022年,全區考古工作者克服疫情迎難而上,廣大幹部職工始終堅守在考古發掘一線,全年共完成各類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任務項目近400項。源源不斷的考古發現勾勒出中華大地上人類活動的歷史脈絡,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脈絡、燦爛成就,考古實證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了積極的行業作用。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秦艷,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自治區文物局局長曹建恩出席推介會,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蓋志勇主持推介會。內蒙古師範大學文博專業學生、文物考古愛好者也參加了推介會。
責任編輯:徐紅梅 郝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