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丨鳳舞九天呈吉祥

  • 2023-01-30 09:40
  • 來源: 內蒙古日報

  雙鳳紋鎏金銀盤。

  1992年7月,《遼史》列傳中記載的耶律羽之的墓葬在赤峰阿魯科爾沁旗罕廟蘇木被發現。墓中出土金銀器達30余件,種類繁多,造型華美。其中有一件雙鳳紋鎏金銀盤異常奪人眼球,目前被收藏在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

  這件雙鳳紋鎏金銀盤(下文簡稱“鳳紋盤”)精緻小巧,最大口徑不過16厘米,為銀質鎏金。盤子的造型錘鍱而成,盤如五曲花瓣,寬平沿,花形淺腹,平底,底部接圈足。鳳紋盤表面佈滿花紋,這些紋飾都是鏨刻而成。細看之下,有一排排連接的小圓圈作為整幅畫面的底紋,這樣的紋飾如同無數魚卵,被稱為魚子地紋。兩隻鳳繞在中央,它們互相凝視着對方,其中一隻口銜仙草,另一隻也張開喙作勢去銜面前的仙草。工匠將兩隻鳳刻畫得十分華麗,身上的絨毛和翅膀上的羽用短小的線條表現得根根分明,鳳尾的樣式不同於今天常見的飄逸,而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羽毛組成,莊重沉穩,更顯神逸。雙鳳展翅,大開大闔,風神迥異,它們被一週華麗的纏枝花葉圍繞,盤的平沿上又用團花紋做裝飾。

  這件鳳紋盤被修飾得花團錦簇,雙鳳生動的形象使見者仿佛已聽到它們的鏘鏘和鳴,不禁令人想起《詩經》中“鳳凰於飛,翙翙其羽,亦傅於天”的景象。

  都言鳳是中華文明傳統的意象。那麼,這傳統有多悠久呢?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了一件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遺址出土的距今約4800年至4400年的新石器時代玉鳳,它是目前所知較早的鳳形象,開鳳紋之先河,被譽為“中華第一鳳”。在中國的神話傳説中,鳳集合了多種動物特徵於一體,是百鳥之王,是祥瑞的象徵,寓意天下太平,它是我國遠古時代崇拜的神鳥。

  民間傳説中的鳳凰是在眾鳥感恩的情感下形成的。相傳很久以前,百鳥住在一座大森林中,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有一隻名叫鳳凰的小鳥,它穿戴樸實,很不顯眼。與其他小鳥不同,它並不醉心於玩樂,而是從早到晚勤奮地採集果實,將其他鳥扔下的果子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山洞中。不久,森林中遇到了大旱災,山上的草枯了,樹上的葉子也焦了,百鳥找不到食物,餓得奄奄一息,森林中哀鴻遍野。鳳凰看到這般光景,急忙打開山洞將自己的多年積存分發給鳥兒們,幫助大家度過了難關。百鳥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每只鳥都從自己身上選了最漂亮的一根羽毛,集在一起,做成一件絢麗耀眼的百鳥衣,送給鳳凰。從此,鳳凰成為了最美麗的鳥,並被百鳥推舉為鳥王。

  後來我們賦予了鳳凰很多美好的品德:美麗、吉祥、善良、寧靜、有德、自然等等。

  這樣一個集萬般美好於一身的形象也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合精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其魅力就在於亙古不變的和合精神。和合者,方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和合精神一以貫之於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和而不同的國家觀、琴瑟和諧的家庭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在方方面面影響着每一個中國人。(楊萌萌)

分享:

責任編輯:徐紅梅 李國棟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68112932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