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村:民族融合發展的活教材

  • 2022-08-08 09:29
  • 來源: 內蒙古日報

  在呼和浩特市東南郊區、大黑河南岸,有一個名為八拜的村莊,該村歷史源遠流長,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中心。

  八拜秦漢為原陽縣。《戰國策·趙策》記載道:“王(指趙武靈王)破原陽,以為騎邑。”趙武靈王傍陰山築長城,在原陽建立“胡服騎射”訓練基地,廢除寬袍大袖的傳統衣著,汰除當時的兵甲戰車,向遊牧民族學習,穿短裝長褲,練習騎射,以騎代車,組建靈活機動的輕騎隊伍,並在全國推行。這種軍事改革不但吸收了少數民族文化,還保留了黃河文化的內涵,是草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融匯點和閃光點,兩種文化相融互補,形成了呼和浩特地區所特有的多民族融合發展的文化內涵。

  宋、遼、金、西夏並存時期,這裏是契丹族建立的大遼屬地,設軍衛點與豐州城互為犄角,牽制和對付宋、金的徵伐。這裏自古是大黑河流域衝積平原的天然糧倉,可耕種的肥沃土地集中連片,河水可灌溉,為遼國提供了充足的糧草供應。

  元朝時候,這裏是漠南蒙古土默特部駐牧之地,村北“撒卜淖爾”(八拜湖)滋養這片草地,因田肥水美而豐産穩産,為這裏的文明和繁華創造了必要條件。

  阿拉坦汗同意山西“口裏”人租墾草場又為這裏進一步富庶奠定基礎。走西口的雁行客像大雁一樣春來秋歸從殺虎口往返,租種土地積攢錢財,日久生根在這裏落腳繁衍積聚而形成村落,這就是走西口人口遷移的歷史記憶。

  出土于原陽古城遺址的龍首青銅灶,由甑鍋、釜、灶門和龍首等組成,長40釐米、高44釐米、通長41釐米、寬30.1釐米;龍首高24.5釐米,灶身作舟形,灶下為四蹄形足,灶上有鍋帶箅子的甑和蓋三部分,灶身鑄成怒目圓睜、大口張開的龍首形,龍背上為圓形灶眼,內置一平底雙耳釜。釜之上有深腹盆形甑相扣,甑底鏤孔而成箅子。這種可拆裝的結構又使形體龐大的灶具能適用軍旅或遊牧的需要。

  灶,原是漢族定居生活的産物,它的使用為人們帶來極大的方便,也標誌著文明程度的提高。龍首青銅灶是典型的中原文化産物,在八拜村原陽古城遺址墓葬中出土,説明這一地區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反映了民族大融合的史實。

  現如今,八拜村原陽古城遺址依稀可見殘舊的城墻,向人們訴説著多民族你來我往、繁衍生息的故事。

  在八拜村,村民們口口相傳的有關村名的由來,更是充滿傳奇色彩。   傳説,成吉思汗四個胞弟之一哈布圖哈撒爾第十七代孫子名叫八拜。八拜率兵在黃河地區與噶爾丹作戰負重傷,在退兵途中死亡,其部將把其靈柩運往豐州城時,車陷黑河南岸泥沼,按蒙古族習俗就地安葬,故得村名八拜。還有一個傳説,清中期香妃族人和護兵護送香妃進京後,歸來時路過土默川,看到這裏風光秀麗,水草豐美,便請求乾隆皇帝賜予“一馬之地”,就有了八拜村。有關八拜村的傳説很多,版本也不盡相同,但是不論哪種説法,最終都可歸結為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八拜村一直有“活泉”的傳説,相傳以前這裏的泉水很旺盛,泉水發甜,喝了明目醒神,還能治病,村民都稱這裏的泉水為“神水”。為了祭拜造福百姓的“神水”,村民們在泉邊築起廟,逢年過節“四叩八拜”,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八拜”的村名。除了“活泉”,村裏還有佔地300多畝的八拜湖,湖面緩平如鍋,平均水深3米,魚類眾多,候鳥棲息,夏季蘆葦和漁船點綴,冬季結冰,景色十分迷人。後來因周邊河道挖沙、湖水補給缺失,生態遭到破壞,八拜湖逐漸幹涸消失。

  今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啟動了八拜湖郊野公園項目一期建設。該項目計劃投資5976.2萬元,佔地64公頃,主要工程包括公園綠化、遊園道路、露營基地、民宿、公園配套設施及用房等。相信,隨著八拜郊野公園的建設,八拜村民族融合的故事會越講越好。(趙強)

分享:

責任編輯:徐紅梅 李國棟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68112889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