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行為經濟學探究人類“心理賬戶”
2017-10-18 08:33:12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僅讓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星光熠熠,也讓行為經濟學這一概念更加引人關注。

  事實上,作為一種實用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在西方主流經濟學中並非新鮮事物。2000年至2005年,至少有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行為經濟學有關。但今年的諾獎,卻讓行為經濟學火了起來。行為經濟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學問?它與我們的生活有多高的關聯度?

  首先來看一個生活中的例子。重症患者的親屬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病情,請求捐款,大多會收到不錯的籌款效果。然而,如果某個醫院號召大家捐款用以更新醫療設備的話,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這一現象。傳統經濟學認為,人在做選擇時,都是考慮如何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換言之,就是在財力有限的前提下,人都會去選擇購買自己最想要,同時也是最便宜的商品。從理性人和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普通人不會給陌生人捐款;由理性計算亦可知,捐款給醫院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大家理應向醫院捐款才對。但事實卻非如此。這時我們就要用行為經濟學來解釋了。

  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形成了兩套認知係統:理性思維係統和直覺思維係統。行為經濟學認為,人類的行為是有限理性的。在真實的生活中,人類的決策和選擇更多受到直覺思維係統的支配。行為經濟學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經濟學的解釋力。

  回到上面的例子,行為經濟學給出的解釋是:醫院代表的是“統計意義上抽象的生命”,而在網絡平臺發起捐款代表的是“可識別的生命”。人類的行為是由情感驅動的,因此我們更在意“可識別的生命”;對于統計意義上的抽象生命則缺乏同情。也就是説,人們對于具體的事情更容易相信,也更容易採取行動;而對于概率統計、抽象意義上的事情,則更趨于理性思維,不太容易受情感的驅動。

  行為經濟學的一個著名理論、也是貫穿于塞勒研究始終的“心理賬戶”理論,探究的是人們對待金錢的態度。同等數目的錢在傳統經濟學中是沒有差異的,但在不同人的不同心理賬戶中,錢就産生了差異。人們在決策時,往往會做出非理性的消費行為。比如跟團旅遊,是一次性付清團費還是先預付部分費用,再另付門票費?這兩種付費方式的總費用其實一樣,但後一種方式總讓人感覺玩得不盡興,因為時刻在掏錢,影響旅遊體驗。此外,人們會把不同途徑獲取的錢存入不同的心理賬戶。同樣是10萬元,辛苦賺取的錢在使用的時候往往會更加珍惜,而意外中彩得到的錢花起來可能會更加大方。

  當然,我們不能去比較傳統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孰優孰劣。塞勒的獲獎,讓更多的普通人開始關注這個有趣的學科,並對經濟學産生興趣。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倪紅福)

+1
【糾錯】 責任編輯: 余申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大熊貓家族迎新客
北京大熊貓家族迎新客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中國警方向美國遣返一名紅通逃犯
中國警方向美國遣返一名紅通逃犯
江蘇阜寧上演“千人魚宴”
江蘇阜寧上演“千人魚宴”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9722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