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科普:“抓拍”生命分子的高清照片——解讀2017諾貝爾化學獎成果
2017-10-04 23:53:57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國際)(2)瑞士、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瑞士科學家雅克·杜博歇、美國科學家約阿希姆·弗蘭克以及英國科學家理查德·亨德森(從左至右)的照片顯示在螢幕上。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士科學家雅克·杜博歇、美國科學家約阿希姆·弗蘭克以及英國科學家理查德·亨德森,以表彰他們在冷凍顯微術領域的貢獻。新華社發(石天晟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記者王艷紅)在生物體內,無數復雜分子不斷地運動著,形成又拆解、結合又分離,通過這些過程來實現各種生理功能。如果能任意“抓拍”高清照片、看清某個分子在特定瞬間的模樣,將使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生命如何運作。

  近幾年來迅速竄紅的低溫冷凍電子顯微術(Cryo—EM)就是這樣一種“抓拍”手段。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獲獎者對該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關鍵貢獻。

  生物分子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們的結構,不清楚一個分子的三維結構,就不能算是了解它。但是,用來觀測的波長決定了可觀測的尺度。可見光的波長比分子尺寸大很多,因此光學顯微鏡在這方面無用武之地,好比量腰圍的軟尺量不出頭髮絲的粗細。

  過去約一百年來,對生物分子結構的研究主要依賴于X射線晶體學,即通過X射線在晶體裏的衍射情況推斷原子在空間裏的排列,這項技術曾揭示了DNA雙螺旋等諸多重要結構。

  X射線波長較短,成像可以達到很高的分辨率,但它只能分析晶體——分子必須在空間中整齊有序地排列,才能形成衍射圖樣。生物體內的很多大分子難以結晶,沒法讓它們“列隊擺拍”;還有些分子雖然能結晶,但要先改頭換面一下才行,拍不到它們的“工作照”,而科學家感興趣的正是分子在生物體內溶液中活躍運作的樣子。

  于是,人們把目光轉向了另一種高精度觀察工具——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利用原子對電子的散射來揭示物質結構,電子能量越高、速度越快,“尺子”的刻度越精細。但電子束會破壞生物細胞和分子,而生物材料在電子顯微鏡下的成像能力差,即使用最強力的電子束透射,圖像對比度也很低。這就需要在樣本制備和操作上想辦法,盡量減少電子束帶來的破壞、增強對比度。

  20世紀80年代初,工作于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雅克·杜博歇提出了“急速冷卻”方案,奠定了低溫冷凍電子顯微術樣本制備與觀察的基本技術手段。冷凍可以對樣本起到保護作用,但通常的冷凍過程中,樣本裏的水會結成冰晶,可能使物質結構發生改變。更重要的是,冰晶會“喧賓奪主”,使電子發生強烈衍射,幹擾觀測。杜博歇用液氮對生物大分子溶液薄膜進行瞬間冷凍,使水來不及結晶而是形成無定形的“玻璃態”,就不會産生衍射。

  電子顯微鏡觀測的樣本通常是只含一層分子的薄膜,可以視為二維的。對大量散布的同一種分子拍攝二維圖像,再把這些圖像整合起來,就可以得到該分子的三維圖像。20世紀70年代,在紐約沃茲沃思研究中心工作的約阿希姆·弗蘭克開始進行這種“三維重構”的理論研究,開發出了多種數學工具和圖像處理方法。

  1990年,英國康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理查德·亨德森小組報告了他們對一種色素蛋白進行的三維重構,這項成果是低溫冷凍電子顯微術的重要裏程碑,證明“冷凍樣本-二維成像-三維重構”的確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三維圖像。它標誌著一種研究生物大分子結構的新方法已經成形,其思路與X射線晶體學迥異,可以給生物體內溶液中、處于工作狀態的分子“抓拍”快照。

  不過此後相當長時間裏,低溫冷凍電子顯微術的精度都不太高,無法與X射線晶體學相比。這裏既有觀測手段的原因,也有電腦發展水準的限制。

  近幾年來,傳統的電子顯微術照相機被可以直接檢測電子的設備取代,解決了圖像轉換導致細節丟失的問題,這個重大進展也是亨德森的貢獻。輔以新的高分辨率圖像處理演算法,以及突飛猛進的電腦運算能力,低溫冷凍電子顯微術的“高清時代”終于來臨,例如2016年發布的谷氨酸脫氫酶結構,分辨率達到了1.8埃(1埃等于10的負10次方米)。

+1
【糾錯】 責任編輯: 侯強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中秋月圓
中秋月圓
豐收金秋 扮靚山鄉
豐收金秋 扮靚山鄉
“楓”景醉遊人
“楓”景醉遊人
鐵路父女的中秋“團聚”
鐵路父女的中秋“團聚”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6009112176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