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手記:銘記歷史 警示後人——從展覽看德國對戰爭罪行的反思
2017-08-13 20:48:15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柏林8月13日電 記者手記:銘記歷史 警示後人——從展覽看德國對戰爭罪行的反思

  新華社記者任珂

  今年7月至8月,德國阿登納基金會在基金會大樓裏舉辦題為《從威尼斯到上海: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猶太人聚居區》的小型展覽。納粹德國統治下猶太人的遭遇,是展覽的主要內容。

  一張張各地猶太人聚居區的照片,反映出世界各地猶太人聚居區的歷史變遷,記錄著納粹德國統治下華沙猶太人聚居區遭遇的屠殺,記錄著數萬猶太人逃亡中國上海後獲得的新生……

  阿登納基金會政治教育部副主任安德烈斯·克萊恩-克拉尼博格告訴記者,展覽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德國和世界各地民眾對猶太人的了解並促進他們之間的和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過去70多年,但是這場浩劫不應被人們所遺忘。作為戰爭的發起國和戰敗國,德國從未停止對歷史的反思。

  博物館正是這段歷史永久展示的載體,也是最直觀體現反思精神的平臺。每年,為數眾多的博物館會舉辦規模不等、形式多樣的展覽,反思歷史,揭露納粹罪行。

  在柏林,猶太人博物館詳盡記錄了那段灰暗的歷史;德意志歷史博物館則毫不避諱地將納粹德國和二戰歷史作為重要內容,與馬丁·路德和腓特烈大帝並列展出。

  在距慕尼黑不遠的達豪集中營舊址,人們能夠近距離參觀牢房和焚屍爐,能夠體會身處那間噴頭裏沒有水只有氰化鉀的“淋浴室”的恐懼和絕望。每年暑假,一隊隊中小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從德國各地來到這裏,擠在幽閉的空間裏,鴉雀無聲……

  “為什麼戰後德國總是‘不吝’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歷史污點?”

  對于記者的問題,克萊恩-克拉尼博格一臉嚴肅。“因為我們有這個責任。反思德國以及以德國名義犯下的反人類罪,可以讓我們銘記歷史,避免屠殺再次發生。”

  在德國,全盤否定納粹,早已成為社會共識。任何不當言行,無論行納粹禮、挂納粹旗以及美化甚至否定戰爭罪行的言論,都會受到社會譴責乃至法律制裁。

 本月初,德國一家地方檢察院裁定,現年96歲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記賬員奧斯卡·格倫寧身體狀況可以支撐其入獄服刑,並駁回其緩刑申請。

  可見,在德國,對戰爭罪行的清算,可能會遲到,但是絕不會缺席。

  臭名昭著的萬湖會議舊址如今已經成為博物館。1942年1月,由納粹德國國家安全總局局長海德裏希在這裏主持召開會議,制定了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計劃。

  博物館展出的一份文件顯示,納粹政權驅趕走猶太人後,很多民眾申請接收那些猶太人房産。這個細節提醒人們,在對待猶太人問題上,普通民眾並未置身事外。

  德國記者、作家施特凡·舒曼告訴記者,老一輩德國人的負罪感非常強烈,正是因為他們有些人與那場浩劫直接相關。

  在阿登納基金會參觀展覽的洪堡大學語言學博士生尼爾斯·希爾施認為,雖然年輕人沒有直接對那段歷史負責,但是“這種內疚和對戰爭罪行的反思,已經成為戰後德意志民族整體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早在1966年,德國前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就曾説道:‘那些否認我們對猶太人和以色列國負有特殊義務的人,不僅是歷史上和道德上的盲人,也是政治上的盲人。’”克萊恩-克拉尼博格説。

  德國徹底反思戰爭罪行的態度,深刻地影響了本國外交政策。歷屆德國政府和總理對以色列恪守特別的安全承諾,一直履行對大屠殺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和對戰爭罪犯的追責。

  為真誠表達贖罪態度,德國前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起義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現任總理默克爾在以色列國會的歷史性演講中鞠躬致歉。

  正是這樣的徹底反思,讓德國重新贏得鄰國和世界的信任。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徹底反思,幫助德國卸下沉重的歷史包袱。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敏彥
相關新聞
  • 德國鋼琴家技驚四座(圖)
    昨晚,德國鋼琴家英格?丹霍恩鋼琴獨奏音樂會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舉辦,為天津觀眾帶來了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等大師的經典作品。英格?丹霍恩年幼學琴,從小展現出很高的音樂天賦,曾進入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大學天賦少年鋼琴家課程學習,12歲即舉辦了首場個人獨奏音樂會。
    2017-08-05 07:56:55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走進最早的“紫禁城” 發現“最早的中國”
    走進最早的“紫禁城” 發現“最早的中國”
    酷暑練兵
    酷暑練兵
    鏡泊湖出現壯觀瀑布
    鏡泊湖出現壯觀瀑布
    俄羅斯大帆船“帕拉達”號訪問青島
    俄羅斯大帆船“帕拉達”號訪問青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8201121475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