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上的京劇《浮士德》

2017年05月16日 10:42:15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德國威斯巴登5月15日電 通訊:“一帶一路”上的京劇《浮士德》

  新華社記者胡尊元 沈忠浩

  2000多年前,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古老中國溝通西方世界的通道;100多年前,德國人李希霍芬撰寫《中國》一書,首次提出“絲綢之路”這一命名,用以指代這條中西方貿易文化交流之路。

  19世紀初,德國文學家歌德發表了文學巨著《浮士德》,而在同一世紀的中國,徽戲、秦腔、漢調等正逐漸合流形成京劇。

  2017年5月15日,京劇《浮士德》在有百年歷史的威斯巴登歌劇院進行德國首演。萬裏之外的中國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閉幕。跨越東西方、溝通千百年,“一帶一路”上的故事就這樣精彩上演。

  生、旦、凈、醜悉數登場,唱、念、做、打淋漓展現,歌德筆下的浮士德、魔非、格蕾卿在京劇裝扮下煥發出新的生命。西方文學經典以中國國粹京劇演繹,東西方文化藝術在同一個舞臺上交流碰撞,融為一體。

  “我們帶著準備了三年的答卷來到浮士德的故鄉趕考。”京劇導演徐孟珂説。2015年,在中國、意大利、德國三國藝術家的聯袂打造下,中國國家京劇院把《浮士德》做成實驗京劇的典范。

  一個半小時的演出如行雲流水又跌宕起伏,結束後觀眾集體起立鼓掌。

  “雖然我聽不懂對白,但我感受到了演員們表現出的深切情感,讀懂了肢體和圖畫語言。”德國觀眾托馬斯認為,這是一場“偉大的演出”。

  中西方文化的交匯與融合是這部劇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德國觀眾多爾説:“這出戲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東西方文化的結合。”

  “不論是東方藝術還是西方藝術,最重要的是情感。”浮士德的扮演者劉大可説。而“民心相通”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中國在德國舉辦的慶祝兩國建交45周年係列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浮士德》還將在德國開展為期半個月的巡演。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王順卿説:“浮士德在德國是深入人心的文學形象,京劇版《浮士德》是高水準的嘗試,超出預期,對中德文化交流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陳俊松 薛濤 ]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3112097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