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歐美孤立主義抬頭實為必然産物
2017-03-13 08:49:02 來源: 文匯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法國,多次民調顯示,右翼和極右翼政黨得票均遙遙領先于目前執政的社會黨及其左翼政治聯盟,很有可能在今年4月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獲勝。在剛過去的2016年,英國通過全民公投,將退出歐盟;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綜觀國際局勢,右翼政治勢力和孤立主義在歐美正呈現明顯的抬頭態勢。尤其是近一段時間來,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簽署了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建隔離墻、暫停向六個伊斯蘭國家民眾發放入美簽證等行政命令,震動世界,讓很多人感到困惑。

  在筆者看來,這一現象是經濟全球化以來西方國家長期積累的內部矛盾的必然産物。在嚴格的學術意義上,全球化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一直發生和存在,但我們現在所説的全球化主要指冷戰結束後加速形成的全球資本、商品和人力資源市場,即經濟全球化,當代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 (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科技革命”) 為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這種經濟全球化 (至少是潛在的全球化驅動力) 應追溯至18世紀中葉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貫穿著資本主義發展的始終。1983年,哈佛大學教授泰奧多爾·萊維 在 《哈佛商業評論》 發文提出“市場的全球化”概念(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對既往數十年的全球化做了一定的總結,並使這個概念逐步為世人所接受。

  與上述經濟全球化相伴隨的,或者説全球化的另一面,是意識形態的博弈和國際政治的劇烈震蕩。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生産力的發展經常需要打破落後的生産關係的桎梏,繼而形成新的生産關係及保護這種關係的新的上層建築。與此同時,資本具有貪婪性和擴張的本能,不斷尋求更多的資源,謀求建立更大的市場,從而形成壟斷資本主義,因此,所謂的“經濟全球化”或“市場全球化”實際就是壟斷式資本主義全球市場。西方國家的主流政治主張、政治制度均建立在這個“經濟基礎”之上,並為其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寡頭資本集團之間、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利益矛盾和激烈競爭,兩次世界大戰的産生均根源于此。二戰以後,從“歐洲煤鋼聯營”(ECSC) 和後來的“歐洲共同市場”(ECM)、“歐洲聯盟”(EU),從美國所主導的以布雷頓森林體係 (美元中心) 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到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WTO) 和近年來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中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都是歐美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這種單邊型經濟全球化不僅以經濟殖民的形式衝擊和破壞世界上不發達國家自身原有的經濟發展規律,並在政治上成為馬克思所説的“世界戰爭策源地”(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等都是例證),而且在各個資本主義國家內部也不可避免地犧牲了很多中下層民眾的利益,制造了 巨大的社會矛盾,並在政治上表現為其利益代言人 (民選代表) 和既得利益階層代表之間的權力爭鬥,並集中體現在每次國家和政府首腦選舉的時候。然而前者並非一成不變地選擇代言人,而是在一定時期內會根據其利益訴求有所取舍,或所謂的左翼政黨及某個領袖,或右翼政黨及某個領袖。然而從二戰之後至今,雖然不同階層和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一直存在 (例如反全球化運動:anti-globalization),但左翼和右翼中的左傾政治力量一直據主導地位,極右力量從未獲得過國家政權。這一現象符合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和其謀求建立全球資本市場的根本需要。

  然而積微成著,物有張弛。十多年來,伴隨著西方政治軍事勢力范圍的高度擴張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在多次局部戰爭造成的大范圍難民問題激化下,歐美之間的矛盾及其國家內部矛盾達到了一個新的尖銳程度,感到自身利益嚴重受損的中下層民眾越來越多地站出來,撕下其身上被貼的“沉默的多數”的政治標簽,表達了 簡單、明確甚至顯得粗暴的訴求,在選舉中直接把票投給了普遍鼓吹民粹主義和孤立主義的極右政黨或其他政黨中的激進右派。被輿論視為“黑馬”的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法國國民陣線和共和黨居高不下的民意、奧地利自由黨候選人諾貝特·霍費爾所獲的高達49.7%的選票都是上述社會矛盾和民意的突出表現。

  中國從自身建設和發展需要出發,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面對歐美近期呈現的非常不同的政局和走上前臺的新的政治勢力和政治人物,在筆者看來,我們應該做的主要有兩點:

  首先,不能為當事國的輿情,或者更準確地説被某一陣營的立場所左右,而應該認真研讀這些新的以及原有政治勢力和政治人物的言論和競選主張,避免産生偏見,糾正我們原來對歐美所謂“左翼”和“右翼”政黨貼標簽式的判斷誤差,真正從中國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正確地應對復雜的局面。

  其次,歐盟政治力量對比的變化,這是西方國家內部矛盾的必然産物,是其自我調整的過程性現象。我們更應該做的恐怕是認真研究合適的對策,從而做到最大程度地降低這些變化對中國利益的影響。歐美政治派別“左翼”或“右翼”是其國內所貼的政治標簽,換成我們的視角,或放到國際社會這個更大的范疇,是否仍舊如此?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作者係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係主任王文新)

+1
【糾錯】 責任編輯: 余申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9508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