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安倍首訪珍珠港無道歉 想“和”解難

2017年01月10日 07:29:37 來源: 中國日報網

    12月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共同出現在珍珠港。在二戰中曾是敵對國的兩個國家的領導人商談和解問題以及日益加深的戰後安全聯盟。安倍希望他對珍珠港的訪問能夠解決二戰歷史問題,至少解決美日之間遺留的歷史問題。

  不出意外的是,在近17分鐘的演講中,安倍並沒有對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的行為&&道歉。正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將當時無意參戰的美國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安倍晉三的整場講話沒有道歉的意思,無論譯員把它翻譯的多麼令人動容,本質都十分空洞。安倍的演講僅表明,美日之間敏感而關鍵的歷史問題仍未解決.。

  此前,安倍&&他不會道歉,因為奧巴馬在五月訪問廣島時沒有道歉——廣島是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兩座城市之一。

  27日下午,在我追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克 唐納(Mark Toner)安倍不道歉一事時,他回避了我的問題,拒絕回答讓安倍比較這兩個歷史事件行為是否恰當,美日兩國是否如安倍所稱已解決歷史問題,或者美國是否仍將向未來的日本領導人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一事上尋求道歉。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 特朗普稱,在他入主白宮後會宣布廢除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將嚴重打擊美日雙邊關係。特朗普還曾&&,他不希望美國為日本的安全買單。因此,在1月20日特朗普上&前,安倍和奧巴馬強調美日聯盟意在加強雙邊關係。安倍不道歉和不願道歉的理由很簡單:

  安倍長期的主要支持者——日本右翼組織不想讓他這樣做。

  二戰期間,美國有數萬士兵陣亡。傳記電影《血戰鋼鋸嶺》仍在美國和中國影院上映,通過美國和平軍醫德斯蒙 德多斯(Desmond Doss)的故事,講述了美國付出士兵的生命,最終戰勝日本法西斯的故事。

  但是,與日本帝國主義軍隊侵略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所殺死的人數相比,死於與日軍戰鬥中的美軍人數要少得多。

  安倍因對日本戰爭歷持修正主義觀點而臭名昭著。這就是為什麼2015年在給安倍的一封公開信中,有包括哈佛大學的傅高義教授(Ezra Vogel)在內的200多名西方學者敦促他正視日本的戰爭史。

  可是,在2016年10月,強硬的安倍拒絕了韓國要求其向前“慰安婦”發送道歉信的請求。“慰安婦”一詞是對日本軍隊強迫婦女淪為性奴隸的委婉説法。就在幾天前,一些前“慰安婦”對日本和韓國在這一問題上的一項協議&&抗議,稱這項協議未包括其他國家的受害慰安婦。

  有多達20萬名韓國、中國、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的年輕女性在戰爭年代遭日本士兵綁架,被迫成為性奴隸。

  然而,在12月27日,安倍試圖告訴全世界不要提及日本歷史中這部分聲名狼藉的現實,而許多中國人在等着看他是否訪問了南京大屠殺博物館,以&&他27日在珍珠港所説的“永遠的哀悼”和真誠的道歉。

  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安倍對於説出“道歉”一詞以尋求那些遭受日本暴行的國家和人民的寬恕是如此困難。在想到德國在戰後與其他國家和解之後,這更令人驚訝。

  關於作者:

  陳衛華,《中國日報》(美國版)副主編。

【糾錯】 [責任編輯: 趙冰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7129438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