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樸槿惠盼用道歉挽民意 韓民眾稱真的很失望!

2016年11月05日 06:40:14 來源: 新華社

    “閨蜜門”不斷發酵,在韓國社會引燃的怒火,令旁觀者多少有些困惑:在這個盛行人情社會的國家,這樣一件親信干政事件,何至於引發連日示威,導致總統樸槿惠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

    4日上午,樸槿惠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就“閨蜜門”再次道歉,&&願意接受檢察機關調查。記者在首爾火車站目睹日本埼玉電視台(Television Saitama,TVS)採訪收看樸槿惠講話電視直播的韓國民眾。

    一位現場的日本記者把我心中疑問交給一位60多歲、頭髮花白的韓國老者:“作為一個日本人,我很難理解(親信干政)這樣一件事在韓國引起這麼大反應,您認為是什麼原因?”

    老者略加思索後回應:“為何憤怒?是因為從(前總統)李明博時代起,韓國經濟一直不景氣。現在又出了這樣的事情,韓國民眾真的很失望!這種失望情緒不斷累積,在這次事件中徹底爆發。”

    近年來,對經濟、民生的失望情緒,籠罩不少韓國民眾心頭。尤其是今年以來,陰影更見濃重。三星手機史無前例發生召回事件;韓進海運申請破産保護;三大船企上半年集體財務危機……轉型是全球不少經濟體共同面臨的陣痛,然而,韓國經濟似乎水冷先知,達到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的節點。

    “閨蜜門”事件曝光後,很多韓國人對國家民主、政治機制中暴露的問題感到震驚,一些人甚至回避談及此事。

    4日上午,在首爾機場候車室,一名韓國女記者跪地採訪一位老婦,老婦説:“我只能説很震驚。你再問問別人吧。”

    談及為何不願接受採訪,一名二十多歲戴眼鏡的文靜男子告訴記者:“一是擔心談這樣的敏感話題,鏡頭一旦公開,給自己造成麻煩;二是媒體對此事的報道鋪天蓋地,讓人已經有點心理疲憊。”

    樸槿惠4日電視講話的中心內容包括再次向國民道歉、願意接受檢方調查、希望繼續執政以及撇清與邪教關係等,對此,這位受訪者勉強説出的感受是:“即使是道歉,也不會有多大效果。

    《中央日報》和《朝鮮日報》等各大報網站4日均對樸槿惠講話重點報道,韓聯社報道以“歷屆總統最低值”為題,公布樸槿惠的民意支持率已跌至5%。

    按照韓聯社説法,在任總統依據憲法享有刑事檢控豁免權,樸槿惠表態願意接受檢方調查,這在韓國建國68年來是頭一遭。

    有分析認為,樸槿惠10天之內發表第二次對國民講話,是希望以誠懇道歉挽回民意,避免形勢趨惡。從樸槿惠講話後韓國政壇、公眾與媒體的反應看,並未出現有利於事態緩和的跡象。

    4日,氣溫回升至攝氏十度以上,但首爾的天氣陰沉。韓媒報道説,隨後兩天是周末,抗議活動會加強,5日在首爾的光化門廣場將舉行針對“閨蜜門”的萬人示威。

    韓國將迎來一個不寧靜的冬天。(張寧 孫一然)(新華社專特稿)

【糾錯】 [責任編輯: 許義琛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912935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