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專家期待G20峰會為全球經濟治理指路領航

2016年09月03日 12:27:0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財經觀察:專家期待G20峰會為全球經濟治理指路領航

  新華社記者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即將在中國杭州開幕。峰會召開正值全球經濟面臨增長乏力、貿易保護勢力抬頭、投資者信心不足等挑戰之際,多國專家告訴新華社記者,應對全球挑戰、加速增長需要主要經濟體齊心協力,期待峰會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實現共同繁榮指路領航。

  為困境帶來曙光

  3.1%、3.4%,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7月對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做出的最新預測,均比此前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IMF指出,世界經濟面臨難民危機、失業率高企、銀行不良貸款增加等風險,如果不採取措施可能陷入增長停滯。

  “現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林毅夫説,危機之前全球貿易增長率是經濟增長率的兩倍,如今貿易增長緩慢、甚至不及經濟增長。

  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高級顧問彼得森認為,不確定性是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不確定、新興市場經濟發展不確定、難民流動不確定、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恐怖襲擊威脅不確定……這些不確定給投資和消費者信心帶來負面影響,抑制經濟增長。

  “當前,我們正身處一個困難時期,”英國利物浦大學經濟學係主任庫克説,此時世界主要經濟體領導人面對面會談、坦誠交流將為共同解決問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國際關係學高級講師帕爾多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諸多難題的背景下,中國成功舉辦G20領導人峰會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帶來曙光。

  為增長注入動力

  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表示,他期待杭州峰會協調各方經濟振興方案,將一些改革方案具體化,成為實實在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全球經濟現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只有各國經濟協調發展,才能減少摩擦、實現雙贏。

  基礎設施建設被很多專家視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著力點。中國主打務實合作牌,尋求全球主要經濟體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問題上的“最大利益公約數”,首次在G20框架下引入“互聯互通”議題,凝聚共識、循序漸進。在各方努力下,G20財長和央行行長一致通過了《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

  林毅夫表示,目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最主要障礙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切入點,“是對全球經濟復蘇和改善經濟治理非常重要的倡議”。

  在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看來,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綠色金融將成為此次峰會為世界經濟復蘇與增長作出的貢獻。“目前,圍繞國際貿易發展問題的擔憂加劇。越來越多的人擔心貿易壁壘將被重新設置,而非消除。”包墨凱期待與會領導人能再次強調國際貿易的重要性,強調國際貿易如何使全球民眾受益。

  給未來勾畫藍圖

  二十國集團成員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85%,既包括發達工業國也包括新興經濟體。專家們指出,作為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揮越來越大作用的一股力量,G20不僅要能解決當下難題,還應為未來可持續發展指引道路。

  有意大利分析人士指出,當前G20的目標是找到一條新路徑,走出困境、恢復增長。這不是説要回到危機之前的發展狀況。世界經濟此前被泛濫的金融工具“毒害”,滋生泡沫,不是一種健康的狀態。相比之下,中國所看重的“新常態”是一種更加現實的增長模式。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是在全球經濟相當困難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對全球有重要意義,”德國柏林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部主任德雷格爾説,增長政策應寄望于結構改革,以此推動競爭、加強對私營經濟活動的刺激。

  德國發展研究院院長梅斯納認為,G20成員面臨改革任務:創造穩定的框架條件促進經濟增長與就業、打擊避稅行為和投機、利用好數字化帶來的機遇、實現綠色發展。

  他説,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國際衝突、恐怖主義威脅不斷,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以及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如何落實,這些都是全球發展面臨的挑戰,“杭州峰會需要對這些挑戰作出反應,指明前進方向”。(執筆記者:唐志強,參與記者:胡小兵、張建華、吳叢司、梁希之、卡爾多內)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王佳寧 ]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2111195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