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大合作 大治理 大智慧——G20從“杭州灣”再起航

2016年08月30日 23:04:32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大合作 大治理 大智慧——G20從“杭州灣”再起航

  新華社記者韓墨 辛儉強 柳絲

  “世界事務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治理,”長期研究全球治理的美國學者奧蘭·揚在其經典著作《世界事務中的治理》中這樣感嘆。

  他這句話,寫于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二十國集團(G20)的財長和央行行長們召開首次非正式會議,G20機制就此誕生。

  十幾年過去,人們發現,奧蘭·揚的感嘆穿越時空,依然回蕩。低增長難題未破,結構性痼疾難除,保護主義魅影重現,全球化離心力漸增……人們在叩問,世界經濟該駛向怎樣的未來?

  金秋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相聚杭州。世界期待,G20峰會將為世界經濟的巨輪撥正航向,注入動力,重新出發。

  國際大合作:攜手重啟貿易投資“雙引擎”

  2008年以來,G20領導人已十度聚首。即將舉行的杭州峰會,承接歷史,回應當下,更展望未來。

  面對那場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G20是名副其實的“救火隊”。從2008年華盛頓峰會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領導人首次攜手達成應對危機的政策共識,到倫敦峰會共同出臺1.1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計劃,再到後來的戛納峰會一致應對歐債危機,二十國集團密集協調,確保全球經濟大局平定。

  然而,“渡盡劫波”的全球經濟此後並沒能“滿血復活”,迄今依然在復蘇不穩固、發展不均衡、信心不堅定的“亞健康”狀態躑躅徘徊。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僅為3.1%,可能創下2009年以來最低紀錄。世界貿易組織(WTO)預計,今年全球貿易增速將連續第5年低于3%,可能是二戰以來的首次。聯合國貿發會議6月的預測顯示,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減少10%至15%。

  低迷數字背後是形形色色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貿易預警》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的貿易保護措施數量比上一年增長50%。與此同時,全球目前各種雙邊、多邊貿易投資協定超過3000個,亟需“碎片整理”。

  重新激活貿易和投資“雙引擎”,主席國中國和G20杭州峰會重任在肩。“中國是世界現行自由貿易體制的維持者和改進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説,“西方過去一直扛著‘自由貿易’的大旗,現在沒有能力再扛下去,‘自由貿易’可以成為中國的軟實力。”

  一份份中國方案,為促進自由貿易和投資注入能量。作為G20主席國,中國今年推動召開首次G20貿易部長會議,發表首份共同聲明,並將此類會議機制化。中國促成批準了《G20貿易投資工作組工作職責》《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首份《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為全球貿易和投資鋪設更高效的“基礎設施”。

  促進自由貿易投資,中國在行動。“一帶一路”建設就是中國加速貿易與投資引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新實踐。通過“一帶一路”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水準,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本質上就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

  “面對促進增長的新想法停滯,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抬頭,中國‘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國際經濟合作可為二十國集團提供很好的經驗和案例,”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執行主席讓-蓋·卡裏埃説。

  素有“G20之父”美譽的加拿大前總理保羅·馬丁也熱切期盼:“在中國舉行的峰會將不僅是G20重生的契機,還將是真正的國際合作重生的契機。”

  經濟大治理:直面全球化“拐點時刻”

  這是幾個具有轉折意義的標誌性事件:今年8月中旬,中國倡導設立的亞投行首個聯合融資項目在巴基斯坦動工;世界銀行將在中國首次發行IMF特別提款權(SDR)計價債券,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自10月1日起,人民幣作為第五種貨幣將正式進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國際經濟版圖不斷演化。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不斷崛起,全球經濟治理正呈現新的趨勢。幾十年來高歌猛進的經濟全球化極大促進了各國的互通和繁榮,但“發展斷層”“係統漏洞”“管理真空”,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球化褪色”也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可以説,杭州峰會正處于全球治理轉型的重大拐點。

  “冷戰結束以來,全球化使經濟、人員和國家之間的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鄧金説。

  “作為一個重要的全球合作論壇,G20的使命不僅是要溝通各國之間的經濟金融政策,防止金融危機重演,也肩負推動可持續的國際經濟發展和實現國際發展公正性的責任,”鄭永年説。

  推動全球治理體係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正視全球化進程中普惠性、共用性不足等問題,正是中國主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追求的主要目標。俄羅斯政治觀察家德米特裏·科瑟列夫説,面對新的國際挑戰,中國正著手讓G20“從俱樂部轉變成可容納諸多計劃的強大全球機制”。

  國際金融機制無疑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擔任主席國後,中國重啟了銷聲多年的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推動建立更加穩定和有韌性的國際金融架構,在擴大SDR使用、強化金融安全網、完善IMF份額和治理改革等方面提出一係列行動方案。這些主張既關注當下短期風險,更著眼于長期性、基礎性問題。

  中國還首次把綠色金融引入二十國集團議程,創建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杭州峰會有望通過第一份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中國還在G20層面首次提出建立國際稅收新秩序理念,推動核可G20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確定設立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諸多舉措,無不是原則、機制與行動兼備,展現出東道主改善全球治理的深邃思考和滿滿誠意。

  “二十國集團正在中國的引導下走上一條穩定和建設性的道路,”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在其報告中評價道,“中國擔任主席國期間舉行的係列會議顯示出令人鼓舞的跡象,在廣泛領域取得了真正的、循序漸進的進展。”

  東方大智慧:中國理念共用全球

  G20逐漸取代G7,成為公認的全球經濟治理主平臺,代表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大勢,也是冷戰後世界格局的最大變化。2013年,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歷史上首次超過發達國家。

  從中亞、中東,再到非洲、歐洲,“向東看”正成為新氣象。過去30多年中,中國經濟表現卓越,在風雲變化中始終保持較高速增長。杭州峰會上,人們期待來自東方的經世智慧和行動方案能帶來更多啟迪,為世界經濟的下一站尋求答案。

  “中國舉辦G20峰會,有足夠的資格為全球經濟找出解決方案,”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德拉季耶夫説。

  美國資深外交家基辛格在他的《世界秩序》中也寫道:“無論按何種標準來看,中國都已經恢復了它在世界上影響最為廣泛的那幾個世紀中的地位。現在的問題是,它在目前尋求新世界秩序的努力中如何自處。”

  中國選擇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杭州峰會將成為二十國集團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的一次峰會。中國作為主席國所作的積極努力“使G20峰會的包容性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説。

  同舟共濟才能合作共贏。當今世界,各國日益成為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G20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平等對話磋商的重要平臺。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確義利觀”等治理理念,必將推動G20在新的歷史時期更好地發揚“同舟共濟的夥伴精神”。

  中國選擇將改革創新作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本動力。接任主席國後,中國史無前例地將“創新增長方式”和結構性改革置于突出位置,並為此制定細化方案。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單純靠財政和貨幣政策已然不夠,必須轉動結構性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兩只輪子”,開辟新市場、創造新需求、形成新供給。

  中國選擇將聯動發展、包容發展當作世界經濟的不竭引擎。在中國推動下,今年G20第一次將“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這也被看作G20從危機管理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的重要標誌。

  “G20成員需要集體和單獨地支援這項議程,使低收入國家能夠分享全球收入的增長,”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皮·克福德説。

  不少國際觀察人士注意到,中國舉辦G20杭州峰會的總體思路和議題設置同“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指導思想一脈相承,內外貫通。“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國幾十年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經驗的精到總結,也是中國為世界經濟走出困局提供的重要思想方案。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在研究報告中説:“中國作為最大新興經濟體的獨特身份意味著,它能給全球經濟治理帶來新的動力和方法。其他國家期待從中國經濟轉型速度和強度的角度學習中國的獨特經驗。”

  錢塘潮與世界潮交相輝映,杭州峰會大幕即將拉開。世界將共同見證,杭州峰會將成為中國在更高水準上發展的新起點,成為世界經濟治理轉型的裏程碑。世界將共同見證,G20這艘滿載繁榮與發展夢想的大船,從“杭州灣”再起航!(參與採寫:金盿旼、顧震球)(更多報道請關注新華社客戶端並訂閱“新華全媒頭條”)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道營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18129263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