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奧巴馬中東受冷遇當反思
2016-04-21 20:15:1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開羅4月21日電(新華國際時評)奧巴馬中東受冷遇當反思

  新華社記者劉暢

  在白宮生涯僅剩數月之際,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到訪沙特。此行是他兩個任期內的第四次中東之行,一方面旨在修補與沙特和其他中東盟友關係,另一方面與地區國家探討也門、敘利亞和反恐等地區熱點問題。但在國際輿論看來,“跛腳”的奧巴馬在中東問題上似乎已然有心無力,難有作為。

  此番奧巴馬來訪,沙特毫不掩飾其對美國關係的冷淡,不僅沙特官方新聞電視台沒有報道奧巴馬抵達利雅得的消息,就連奧巴馬抵達機場時也未受到高規格的禮遇,這令美方感到十分“尷尬”。

  此番境況與7年前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當年,剛剛上任不久的奧巴馬在埃及開羅大學發表演講,向世界勾勒他的中東政策輪廓,承諾將推動實現中東和平,充滿激情的講話為他贏得一片掌聲。時至今日,言猶在耳。然而數年下來,中東這片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卻不斷滑向混亂與無序的深淵,無數生靈涂炭,恐怖主義橫行,和平之路荊棘叢生。

  面對冰冷的現實,人們在問,中東之亂誰之過?

  毋庸置疑,奧巴馬政府一錯再錯的中東政策難辭其咎。五年前,當動蕩席捲幾乎整個西亞北非時,美國聯手西方盟友趁亂而入,推波助瀾,大肆鼓吹西方民主,強推“新干涉主義”和霸權主義,其結果是把一個又一個中東國家推入分裂和戰亂的泥潭,至今難以掙脫。

  此外,奧巴馬甫一上任,為使美國從中東脫身,將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他罔顧伊拉克國內安全形勢未穩和伊安全部隊戰力不足的實際,強行實施撤軍計劃,給“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在伊拉克發展壯大留下可趁之機。此後,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問題上,奧巴馬政府左右搖擺,瞻前顧後,屢遭詬病。

  而在伊朗核問題上,美國雖然通過對話方式達成最終協議,為奧巴馬留下一筆在中東的外交遺産,但另一方面也因此招致沙特、以色列等傳統盟友的不滿,致使美國與一些中東盟友關係裂痕加深。更有人擔心,美伊關係並沒有因為一份協議而得到明顯改善,這份在美國國內充滿爭議的協議,有可能在下屆美國政府手裏變成一紙空文。

  奧巴馬此次中東之行受到冷遇,顯然應該有所反思。在中東政策上,美國如果不改弦易張,到頭來“尷尬”的只能是自己。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570111869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