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
高層 > 正文
最新播報:

【習主席訪問捷克專家談】中捷關係成為中國-中東歐合作典范

2016年03月31日 17:39:56 來源: 新華網

 

  王義桅

  捷克何以成為習近平主席首訪的中東歐國家?中捷關係為何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這兩大議題是一些人心中的不明點。

  時代賦予中捷關係以戰略夥伴的內涵。這個時代,就是“一帶一路”所開啟歐亞互聯互通的時代。“一帶一路”的核心是“五通”,捷克的戰略性角色也正體現在這五方面:

  ——政策溝通:捷克是首批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的中東歐國家之一,該備忘錄推動中捷發展戰略對接和政策協同,開展和深化互利合作,實現雙方和平、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習主席的歷史性訪問將中捷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並致力于建立政府間戰略對話機制——政府間合作委員會(外交部長或副部長級),為兩國關係未來發展做出規劃,加強了政治互信與政策溝通。中捷關係歷經風雨,如今成為中國-中東歐(16+1)合作的典范,正産生激勵效應。

  ——設施聯通:在“16+1”框架下有個“三海港區合作”計劃,捷克正處于該計劃核心位置,即將歐洲內陸河流——易北河、多瑙河、萊茵河與波羅的海、亞得裏亞海、黑海聯通。幫助內陸國家尋找海洋,這正是“一帶一路”的基本出發點之一。據估算,這需要10億歐元投入。因此,捷克希望引進“絲路基金”投入。捷克在通用航空領域擁有大量的國際和國內經驗,為“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所看中。捷克企業可提供包括雷達和其他空中交通監控等産品在內的機場基礎設施以及準乘19人及以下的飛機,飛行訓練、維護、直升機緊急醫護服務、電子産品和 IT 解決方案等。匈塞鐵路延伸並連接希臘比雷艾夫斯港,成為“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連接的關節點,這就賦予中東歐國家除了作為進入歐洲心臟的門戶、橋梁與紐帶角色外的新使命,也為“16+1合作”機制的拓展提供了可能。作為歐洲的“心臟”,捷克的區位優勢在“16+1”機制中特別凸顯出來了。

  ——貿易暢通:捷克希望成為中國進入中東歐乃至歐盟市場的物流中心。中東歐經濟增長,市場潛力大,是中國投資歐洲的亮點。捷克傳統機械制造業發達但輕工業較弱,對中國産品需求巨大。中捷雙方致力于加強在汽車、航空、機械等制造業領域的産能合作,發展奈米、醫藥、生物技術等高科技領域合作,探討通過三方合作等方式拓展民用核能領域合作,極大豐富了中捷經貿合作內涵。此外,加強中小企業合作,鼓勵雙方企業探索開展第三方合作,也成為中捷經貿合作新方向。

  ——資金融通:習主席訪問期間兩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捷克共和國關于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指出,中方歡迎捷方希望成為中東歐地區金融中心的意願。雙方願進一步加強兩國金融合作,視情推動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使用本幣結算,探討在捷克設立人民幣業務清算機制的可行性。雙方鼓勵和支援兩國銀行在已有法律和監管標準基礎上並遵循平等相待和互惠原則互設子行、分支機構和開展業務,雙方鼓勵兩國金融機構為貿易和投資合作提供融資支援和金融服務。新的融資平臺如中國-中東歐投資銀行或金融機構正在醞釀。

  ——人心相通:央視正在播出的電視片《鼴鼠與熊貓》,是中捷兩國人心相通的標誌。捷克人對孔子和魯迅很熟悉;中國人對捷克小説《好兵帥克》、古典音樂大師德沃夏克、小説家卡夫卡等也耳熟能詳。此次習主席訪問,雙方將進一步支援中國傳統醫學在捷克共和國和中東歐地區的傳播、推廣和應用,支援中捷中醫中心的不斷建設和發展,體現了兩國人民相互熱愛對方文化的需求。

  此外,地方合作成為“16+1合作”新引擎。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省州長聯合會已經落戶捷克。

  綜上所述,不難認為,“一帶一路”倡議迅速將包括捷克在內的中東歐國家份量盤活了、加重了。習主席首次訪問中東歐地區就選擇了捷克,而且是兩國建交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訪,究其奧秘,既有兩國真摯友情之緣,亦兼當今時代潮流發展之因。(作者係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張藝 ]

Copyright © 2000 - 201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