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綜述:“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國-中東歐務實合作結碩果

2016年03月25日 19:43:04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布魯塞爾3月25日電 綜述:“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國-中東歐務實合作結碩果

  新華社記者

  自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機制啟動以來,中國-中東歐國家“16+1合作”取得積極進展,雙方在互聯互通、貿易投資、金融、農業、人文等領域合作成果斐然。

  中東歐位于“一帶一路”與歐洲投資計劃對接區,是亞歐交流合作的紐帶。“一帶一路”為“16+1合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羅馬尼亞:能源合作是亮點

  自“16+1合作”機制建立以來,中國和羅馬尼亞經濟合作得到穩步發展。如今,“一帶一路”又為這一合作增添新活力,能源基礎設施合作正在成為亮點。

  目前,中羅已就合建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達成框架協議,機組建成後,核電將達到羅馬尼亞全國發電量近四成。這項總投資超過70億歐元的項目,不僅是中羅這兩個傳統友好國家之間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合作,也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間迄今達成的規模最大的項目。

  羅能源部認為,該核電站兩臺新機組的建設和投産將大大改善能源供應,使羅成為本地區重要的能源生産國,為羅馬尼亞乃至歐盟的能源獨立做出貢獻。同時,新機組建設還將使本國工業得到大量訂單,推動國民經濟增長。

  中羅合作正處于加速期,正在商談的核電、火電、水電、高速公路等項目總金額達數十億歐元。羅馬尼亞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博爾克強調,羅將努力推動落實兩國在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一係列合作項目。

  羅“珀烏內斯庫夥伴”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珀烏內斯庫説,“一帶一路”與中東歐地區不少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高度契合,而“16+1合作”機制為雙邊合作搭建了一個可靠高效的平臺。

  波蘭:新老合作共創新高

  波蘭地處歐洲“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帶一路”的重要一環。

  早在1951年,中波就合資創辦了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遠洋運輸企業——中波輪船股份公司(中波輪船)。新世紀後,中波輪船實現跨越式發展,營業利潤不斷創新高。如今,中波輪船班輪航線覆蓋東南亞、中東等“一帶一路”區域。

  “一帶一路”實施以來,中波兩國政府、企業積極接洽,波蘭希望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成為中東歐地區物流轉机站和貨物集散地。

  中歐班列的開通為中歐、中波陸上經貿帶來了新機遇。中國成都至波蘭羅茲的“蓉歐快鐵”和中國蘇州至波蘭華沙的“蘇滿歐”等班列為中波經貿合作再添新動力。

  波蘭專家認為,波蘭,尤其是位于中部的羅茲市,受惠于“一帶一路”。羅茲地處歐洲中心,交通運輸設施完善,有望成為波蘭乃至中東歐地區的物流中心。

  羅茲市副市長馬雷克·切希拉克表示,羅茲非常重視與中國地方政府以及企業之間的合作,希望中波共同將“蓉歐快鐵”發展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站點,並向歐洲腹地延伸。

  塞爾維亞:中國是重要夥伴

  塞爾維亞方面認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建立在“一帶一路”基礎上,而塞爾維亞則是中國在中東歐實施“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夥伴。

  中塞務實合作亮點紛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塞語部專家布蘭科·茹約維奇説,一提起中塞合作,就會想到跨多瑙河普平大橋、科斯托拉茨火電站、泛歐11號走廊的E763高速公路、匈塞鐵路等。他表示,近年來塞爾維亞已成為中國在歐洲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代表國家。

  “16+1合作”機制在塞爾維亞也廣受歡迎。“中國帶著這一機制來到中東歐時,正值該地區深陷2008年大危機後的蕭條期。中國帶來了資金和發展機遇,為該地區的經濟注入了動力,同時也促進了歐洲的穩定,”布蘭科説。

  塞爾維亞議員扎爾科·奧布拉多維奇認為,“一帶一路”的關鍵在于人文交流,其規模和效應會在未來幾十年內顯現。

  中東歐國家對“16+1合作”寄予厚望

  自“16+1合作”機制建立以來,眾多成果有目共睹,自然也吸引該地區國家不斷提高參與度。

  去年6月成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合作促進聯合會,目前其網站已迎來70多家公司注冊。聯合會主任格列夫説,他期待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加強高層互訪,為雙方的未來合作繪制藍圖,同時也希望雙方擴大民間交流,夯實合作基礎。

  波黑經濟和政治學專家米爾扎·哈伊裏奇説,對波黑而言,和其他國家聯通起來“極其重要”。他認為,如果波黑加強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擁有高品質的公路和鐵路,波黑的經濟競爭力將大為提升。

  扎爾科説,沒有一個中東歐國家不希望利用“16+1合作”機制促成合作。(執筆記者:梁淋淋;參與記者:林惠芬、韓梅、王慧娟、王欣然、韓建軍、孫奕)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844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