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山:“新常態”為中國經濟高質增長提供黃金機遇

2016年03月03日 08:59:1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胡雋欣)馬來西亞總理前政治秘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説,中國經濟由長期兩位數增長進入個位數增長的“新常態”,對中國來説並不是一件壞事,恰恰為中國調整發展模式提供了“黃金機遇”。

圖為馬來西亞總理前政治秘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資料圖片)

  “新常態”是一件好事

  作為天津“兩會”的“海外列席代表”,胡逸山已經連續三年列席了地方政協會議。他認為,能參與到中國的政治協商進程,是一種特殊的體驗和機會。

  今年的“兩會”,他尤為關注在經濟“新常態”下,“十三五”規劃將出臺哪些政策,如何刺激中國經濟,同時帶動全球經濟復蘇。

  他説,中國過去兩位數的增長更多是粗放型的增長,在增長的品質方面要大力加以改進。經濟“新常態”恰恰是中國調整發展模式,尋求更高品質增長的好時機。

  “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根本無暇顧及增長的品質,只有在增速相對緩慢的情況下,才有所沉淀,才能為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胡逸山説。

  小處著眼 對接“中國夢”與“世界夢”

  “中國打一個噴嚏,世界經濟都會受到影響,”胡逸山如此形象地描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之于世界的意義。

  在各種國際場合,中國領導人在亞太、在非洲、在拉美,無時無刻不在闡釋著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中國夢”必須與世界分享。在談到“中國夢”如何與東南亞國家發展對接的時候,胡逸山尤為強調小處著眼,著重拉近貧富差距,創造條件讓雙方中下階層人民更有“獲得感”,相信通過勤奮努力工作就能有所成就。

  他説,中國可改變原有投資模式,在東南亞國家就地設廠,建立包括開發、生産、出口、銷售在內的一條龍産業,為當地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他也鼓勵中國更多中小企業“走出去”,與東南亞當地中小企業對接,讓中小企業有更大合作空間,共同創造財富,實現各自夢想。

  “長遠來説,我建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實現更多教育合作,尤其是針對中下階層的技術教育。這些中下階層人民,即使不能得到高等教育,但只要有技術他們就能糊口,生活也就有了保障,實現夢想也便不遠了。”胡逸山説。

  “一帶一路”倡議與東南亞“親上加親”

  馬來西亞與中國于1974年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2013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連續7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馬來西亞成為中國在東盟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

  無論是任職馬來西亞總理政治秘書期間,還是擔任馬來西亞沙巴馬中聯誼協會會長一職,胡逸山都一直為繼承和發揚中馬友好鄰邦關係四處奔走。

  他説,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交往,與非洲和拉美的交往完全不同,這一不同體現在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是在已有緊密關係基礎之上的“親上加親”。他歡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認為這一倡議為加深、加廣中馬關係、中國-東盟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他樂見中國在印尼的高鐵建設,也歡迎中國承擔新加坡到馬來西亞高鐵的建設,歡迎中國參與馬來西亞重要港口建設,更歡迎中國到他的家鄉馬來西亞沙巴州建設高速公路。

  在談到中國在東南亞的周邊外交政策時,胡逸山説,中國要加強理解東南亞各國不同的國情,照顧到他們的民情、風俗,用靈活的交往方式處理雙邊關係。

[責任編輯: 胡雋欣]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4128770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