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棱鏡”監控計劃泄密者愛德華·斯諾登於莫斯科時間7月12日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與多家人權機構代表人士舉行會談。
綜合媒體14日報道,美國監控計劃泄密者斯諾登近日在莫斯科機場露面並申請獲俄庇護,他&&自己在機場感到“安全”。美俄首腦就斯諾登事件通電話商議,具體內容暫未公布。但據悉報道,如普京特批,俄當局可加快審理斯諾的庇護申請。事態仍在發酵,未知下一步還將上演何種精彩“戲碼”。
奧巴馬普京通電話 俄稱機場會談不違法
香港《文匯報》分析指出,斯諾登透露有意向俄羅斯申請短暫庇護,以便前往拉美。俄總統普京月初&&,斯諾登要留在俄便要停止泄密,停止做出有損美國利益的行為,令斯諾登一度撤回庇護申請。
不過,斯諾登在前天的機場會談中直言希望獲得俄庇護,事隔兩周改變初衷,令外界關注他是否已經答應了普京的條件。斯諾登有可能已準備好應對普京要求的對策,如已經把手上所有文件交給協助泄密的記者,或“維基解密”等。
“人權觀察”組織代表洛克什娜向《華盛頓郵報》透露,斯諾登相信自己沒有做出“傷害美國”的行為,因此不會與普京的要求相抵觸。但分析指出,斯諾登與普京在庇護條件上明顯未達成共識,令人懷疑普京會否接受斯諾登這套説法。
一些人權組織指出,美國近日似乎“不惜一切”追捕斯諾登,以及從美國對向“維基解密”提供資料的泄密士兵曼寧的審判,均加強了斯諾登提出申請的理據。
美國白宮和國務院前日分別批評俄方為斯諾登提供“宣傳&&”,總統奧巴馬其後與普京通電話,談及美俄雙邊關係、安全問題和斯諾登事件。白宮發言人卡尼&&,這次通電話是數日前安排的,與斯諾登會晤人權組織成員無關。不過卡尼同時指出,美方“不希望事件損害美俄關係”。奧巴馬將按計劃於9月赴聖彼得堡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俄方則強調,斯諾登在機場與各方人士會面不違法。
俄稱未收到庇護申請 處理需3周如普京特許可加快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昨日&&,尚未收到斯諾登的庇護申請,亦未與對方接觸。他續稱,自己和公眾一樣,從媒體處得知斯諾登與人權組織代表會晤一事。俄聯邦移民局昨亦&&沒收到申請,並稱若收到斯諾登的申請,將按正常法律程序審理。
當天與會的一名人權律師庫切列納&&,處理此類庇護申請一般需時三周。然而報道指出,只要俄總統普京特別批准,則可加快審理,如此前法國影星“大鼻子情聖”德帕迪約申請入籍俄羅斯,數日內便獲批。倘斯諾登獲得俄庇護,他5年後甚至可以申請入籍俄羅斯。
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俄羅斯及歐亞研究總監科林斯認為,普京一開始就把斯諾登視作“燙手山芋”,但這不意味着普京會輕易把人交給美國。俄國家杜馬上下兩院議長都已開腔支持庇護。《國防》雜誌總編輯科羅琴科&&,由於斯諾登答應在俄期間“不做傷害美國的事”,並獲該國人權組織力撐,估計獲俄庇護的機會高達99%。
此外,聯合國人權高專皮萊12日首次就斯諾登的境遇發表聲明,聲明指出,斯諾登一事顯示出保護揭露涉嫌侵犯人權事件的個人的必要性,以及確保尊重隱私的重要性。
皮萊&&,在確保國家安全和防範犯罪活動可能為特殊的以及範圍狹小的監控項目做出合理解釋的同時,在沒有採取足夠的隱私權保障措施的情況下進行監控,可産生對人們享有人權和基本自由造成負面影響的危險。
皮萊指出,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7條和《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7條的規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都不應成為任意或非法干涉的對象,而且每個人都有權受到法律保護,以免受這種干涉或攻擊。
皮萊指出,斯諾登事件突顯了保護揭露可對人權産生影響的事件的個人的必要性,以及確保尊重隱私的重要性,各國的法律體系必須確保有足夠的方法對揭露侵犯人權、表達自身的關切的個人予以保護,使其不必擔心遭到報復。
皮萊&&,在不對斯諾登的庇護有效性做出預先判斷的情況下,她呼籲各國尊重國際法所規定的尋求庇護的權利,並按照國際法規定的義務做出決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