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裏約+20”峰會:攜手走向“我們共同憧憬的未來”
2012-06-23 11:41:0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網裏約熱內盧6月22日電(記者葉書宏 劉連祥)6月20日,裏約熱內盧會展中心會議大廳,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裏約+20”峰會)主會場,面對百余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新西蘭女孩布裏塔妮宣布:“你們有72小時可以決定你的孩子、我的孩子以及我孩子的孩子的命運,計時已經開始。”

  6月22日,倒計時結束之前,同樣的位置,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代表各國決策者們,對女孩的呼聲給出了有力的回應:“我們將沿著人類可持續發展之路堅定地走下去。”

  這是對布裏塔妮的承諾,更是對人類未來的承諾。

  這承諾寫入了題為《我們憧憬的未來》的“裏約+20”峰會成果文件。成果文件重申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核心的裏約精神,這在世界經濟危機持續發酵、一些發達國家以此為由推脫責任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國際環發領域,矛盾錯綜復雜,利益相互交錯。面對人類共同的未來,全球夥伴關係的建立對于永續發展至關重要,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構建合作關係的基礎。顯而易見,沒有理由讓發展中國家在貧困中守護空氣、森林和海洋資源,而發達國家卻在享受公共環境産品時繼續其過度生産和消費的習慣。因此巴西總統羅塞夫説,“沒有這一原則,奢談共識”。

  眾所周知,1992年裏約環發大會是一個標桿,地球村人的環保意識從此日益提升。二十年後再出發,然而向何處去?此次裏約峰會提出了綠色經濟的政策選項。作為人類對傳統不可持續發展方式的一種反思,綠色經濟理念是對可持續發展“三大支柱”經濟、社會與環境的有效整合,詮釋了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統一的可能性。一些專家甚至預言,綠色發展將成為後危機時代全球發展的重要趨勢。

  盡管會議沒有明確闡述“綠色經濟”的定義,但是面對這一全新領域,與會者對概念的週邊進行了必要限定,例如必須有助于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不應對援助附加不必要的條件,不應成為限制貿易的借口等。這些限定條件的提出,基于各國特別是發展中成員對于未知規則的疑慮,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問題上不斷提升的話語權。

  從石器時代到農業社會再到工業經濟時代,任何一次人類經濟社會轉型無不在客觀環境的壓力和主觀認識的提升中緩慢實現,有時受制于對舊模式的依賴和限制,多經歷了漫長的實踐、適應、調整甚至後退的過程。但是歷史證明,量變質變的轉換需要時間和意願的累積,人類向著更高文明邁進的趨勢不可逆轉。

  從二十年前裏約環發大會提出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到今天“我們憧憬的未來”,定語的調整表明瞭認識的轉變。在此過程中,二十年人口與環境壓力的疊加、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政治意願的累積交互作用,正促使著今天與會的全球領導者開始從責任共擔、應對危機的被動中邁向主動謀劃、開創未來的新階段。

  人們注意到,本次峰會,各國圍繞綠色經濟和“機制框架”兩大主題提交了多達上千條新動議、新設計和新訴求,參與者競相表達自己對未來的願景、期望抑或不滿。然而,要把這些“我”所憧憬的未來最終匯聚成“我們”所憧憬的未來,需要的不僅如潘基文所説的,“超越局部的私利”,更重要的是“把意願化為行動”。

  峰會已經結束,為人類升級發展模式的倒計時已經開始,抓緊行動,時間無多!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275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