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甘蔗地裏“長”出田園新城
2017-12-21 08:17:04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糖業困境倒逼二次創業,三産融合助推綠色騰飛,廣西來賓——

  甘蔗地裏“長”出田園新城

  圖①:來賓市興賓區黃安“雙高”蔗園。李 翔攝

  圖②:來賓市忻城縣薰衣草莊園內景。資料圖片

  圖③:來賓市興賓區紅河農場橘園。資料圖片

  曾經,這是一座泡在“蜜罐”裏的城市。15年前,廣西來賓在桂中腹地撤地建市,以全國第二大糖料蔗和食糖生産基地被譽為“中國糖城”。

  一度,“甜蜜的事業”陷入“甜蜜的煩惱”。受國際市場影響,國內糖價連續下滑,蔗農不掙錢,糖廠吃不飽。

  如今,這裏迎難而上,在百萬畝甘蔗地上開始二次創業。以創建廣西首個市級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為契機,建設一座現代田園新城。

  12月28日,來賓將迎來15歲生日。“15年前,市委市政府大樓所在地,還是一片甘蔗地。”來賓市委書記農生文信心十足:“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來重大機遇。我們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走出一條三産融合、綠色發展的新路。”

  土地流轉

  “補丁地”用上大農機

  3年前,在海南務工多年的余雲開,被興賓區鳳凰鎮黃安村的鄉親們選為村民小組長。蔗田“小並大”,成為他上任後的“第一考”。

  蔗田為何“小並大”?

  來賓有140萬蔗農,200萬畝甘蔗地。由于地塊小而分散,無法機械化作業,種植成本高,蔗料含糖低,蔗農收益少。

  2014年,來賓啟動糖料蔗二次創業,加快推進蔗田“小並大”、建設高産高糖“雙高”糖料蔗基地,並對基地農戶扶持獎勵。

  政策很好,但要動土地“命根子”,村民們卻不買賬。

  當時的黃安村,各家都是巴掌地,有的一戶竟有20塊碎地。認真盤算一番,余雲開召開了4場村民大會。第一場,就開了3個半小時。

  一上臺,余雲開就在黑板上寫下兩個大字:人、事。“城裏人喊咱‘泥腿子’,咱要下決心用上‘車輪子’,讓機器也為咱做事。”

  剛開始,村民們半信半疑。余雲開苦口婆心,把政策講明白,把實惠講明白,把流程講明白,把“小並大”的好處説到村民心坎上。

  4場村民大會後,全村近300戶人家,97%同意“小並大”。剩下9戶不同意怎麼辦?“不消我去説,村民們自發做通了他們的工作。”余雲開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援。

  小並大,分步走。

  先丈量土地,再村民自由組合,最後按姓氏整合,全村1000多塊地確權加連片,成為33塊地……黃安農民專業合作社連成超3000畝的甘蔗片區,成功邁進“雙高”基地。

  黃安村蔗農,嘗到專業化甜頭。種植、施肥、收割、送料,全由機器完成;想外出打工,抬腿就走;甘蔗錢,直接打到卡上……

  余雲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畝産約7.5噸,畝産值超過3000元,比原來種普通甘蔗高出1000多元。

  從小蔗田,到大蔗海。來賓已建成400多個“雙高”基地片區,二次創業前景光明。

  人才返鄉

  家門口成了“淘金地”

  “存欄蛋雞20萬只,日産蛋10噸,蛋庫為啥是空的?”

  走進象州縣寺村鎮龍鄉家禽養殖基地,記者很是疑惑。

  副總經理劉懷一語道破:“每天供不應求,哪用得上蛋庫!年純收入好幾百萬呢。”

  流水線上,雞蛋源源不斷滾出來。自動飲水、自動控溫、自動喂料、自動出蛋、自動清糞、自動報警,養殖基地全自動化,雞舍只要四五個工人,全場只有28名職工。

  劉懷很早就外出打工,還在貴州做起重金礦石生意。近幾年他琢磨著轉型,決定回鄉開個養雞場。

  “一開始還發愁徵地。沒想到,鄉政府全力支援,從用地許可到開拓市場等,幫助實實在在。有資金、有政策、有市場,放手大幹一場。”劉懷越來越有信心。

  90後農大學生韋喜生,去年畢業後回到家鄉合山市,和父親一起經營喜生堅果種植基地。他在淘寶網、惠農網等電商平臺上開設專賣店,線上線下齊發力,收獲頗豐。今年截至11月,已營利45萬元。

  生態螺山,詩酒田園。2014年,在貴港工作的江雄文,回到老家武宣縣,成立了螺山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富硒種植、綠色養殖、休閒觀光的生態莊園。江雄文有大雄心:打造中國生態産業第一區,讓世界遊客來這裏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振興鄉村,關鍵在人。返鄉人才理念新、見識多、資訊靈、人脈廣,成為發展産業領跑人、鄉村治理參與人,為來賓鄉村振興釋放更大動力、增添更多活力。

  一年來,來賓推進“萬才返鄉,共建小康”計劃,以政策引人、以鄉情感人、以服務留人,共吸引4500余人返鄉創業,創辦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366家,落實投資3.86億元,吸納勞動力就業1.8萬余人,解決貧困戶就業1.1萬多人。

  迴圈經濟

  一根甘蔗“兩頭吃”

  一根甘蔗,“吃幹榨盡”。

  來賓河南工業園區內,廣西來賓東糖集團公司副總裁唐斌兵指著墻上一張示意圖,説得津津有味:

  先制糖,甘蔗被壓榨成白砂糖,再深加工成單晶冰糖等高端産品;再用渣,蔗渣制作漿,可造紙;還吃蜜,廢糖蜜可生産高活性幹酵母和朗姆酒;後使泥,黑糖泥制成生物肥返育甘蔗地。

  一蔗全吃,變廢為寶。“通過四條生産鏈,我們分享了迴圈經濟的紅利,産品還遠銷國外。”唐斌兵説。

  甘蔗的廢料,能創造多大價值?一年27個億。

  來賓農業局副局長區紅星算得一清二楚:全市蔗渣制漿産能達45萬噸,造紙産能40萬噸,酒精産能7.2萬噸,酵母産能4.8萬噸,酵母抽提物産能1.96萬噸,利用濾泥及蔗渣灰生産生物有機肥産能10萬噸,甘蔗副産品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目前,來賓已初步建成全國最完整的糖業迴圈經濟基地。

  12月10日,來賓體育館迎來一場盛典—2017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國內外140多家知名企業參展。來賓與17家企業簽訂産業合作協議,一座現代農機産業城揚帆起航。

  1+1+1>3。來賓打造現代農業,不僅僅是一産轉型升級,更推動一二三産大融合、綠色經濟大迴圈。

  三産融合,玩著樂著把錢賺。

  忻城“無中生有”,推出3000畝連片種植的薰衣草莊園,幾乎可以聞遍世界所有的香草味道,集觀光、影視、深加工、特色種植等為一體。今年“十一”期間遊客達30萬人次,預計今年遊客總數將超過100萬人次。

  三産牽手,工業城變旅遊城。

  廢棄的煤矸石堆,成了綠意盎然的國家礦山公園;銹跡斑斑的鐵路,被打造成如夢似幻的“最美鐵路花廊”;礦區邊上的荷泉蓮藕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裏遊客多多,嘗農家菜、享鄉村遊……合山市委書記莫蓮表示,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合山正全力建設工業旅遊目的地,謀求“大轉型”。

  現代新城

  智慧滴灌一鍵完成

  一個農場工人,“玩手機”就能幹好活兒,誰信?

  24歲的當地女孩韋華婷,是來賓海升現代柑橘産業園員工。一上班,她就打開手機,查看風速風向、太陽輻射、土壤水分等數據。

  “今天不會下雨,8號輪灌組土壤含水量接近歷史最低,需要馬上灌溉。”韋華婷邊説邊打開APP上的灌溉係統,每個輪灌組的名稱、建議灌溉量等資訊一目了然。一鍵開啟滴灌係統,一切自動完成。

  “這套集智墑、天圻、雲衍于一體的智慧灌溉係統,是橘園的大腦。3000畝地,只需50—80名工人田間精細作業,灌溉、施肥等已實現機械化、智慧化。”海升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建鋒説。

  生態、智慧、現代的海升産業園,正是來賓市現代農業産業園的一個縮影。園區目前已入駐企業116家,引入資本規模20億元,農旅融合、農商融合快速發展,二、三産業總産值佔園區比重超八成,農工貿産加銷一體化格局日益緊密。

  上至國字號、下到鄉鎮級,來賓全力建設廣西特色農業示范城市,全市共有92個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每個鄉鎮都創建了一個示范區。

  來賓市長雷應敏表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規模化、科技化、組織化、産業化、標準化水準,來賓著力構建全新農業全産業鏈矩陣。”

  天下來賓,來者上賓。

  武宣的特色水果、生態養殖,象州的優質大米、溫泉涼泉,金秀的瑤醫瑤藥、旅遊養生,忻城的種桑養蠶、民俗文化,興賓的城郊休閒、富硒産業,合山的礦山體驗,再加上全市百萬畝蔗海,來賓以特色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延伸,融合特色山水、特色民俗、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等第三産業。

  生態“綠城”、便利“智城”、宜居“福城”,一座田園新城已具雛形。

  版式設計:張丹峰 本報記者 吳 兢 劉華新 李林寶 李 翔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廈門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一千萬標箱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澳門特區政府舉行酒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乘坐有軌電車 遊覽廣州地鐵博物館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214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