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鄉村振興戰略:“三農”發展新藍圖
2017-12-19 08:13:3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鄉村振興戰略:“三農”發展新藍圖(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⑦)

  為推動鄉村振興,河北省任縣駱莊鄉近年來大力探索發展特色燈籠制作行業。全鄉實現年産銷燈籠200萬余盞,産值3000余萬元。本報記者 史自強攝

  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黑山鎮美麗鄉村建設現場工人在施工。曹永龍攝(人民視覺)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潛川鎮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鄉村農家樂。2016年,潛川鎮農家樂接待遊客55萬人次。新華社記者 徐 昱攝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安徽省金寨縣基本實現了村村有農民文化樂園的目標。新華社記者 陶 明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並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並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寫入黨章,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明確了重點。

  億萬農民有了新期待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鄉村在國家中佔有著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經歷了工業化進程,政策導向以城市和工業為核心,鄉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有分析指出,今天重提鄉村振興是對鄉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鄉村的地位與作用,鄉村振興與復興也體現了中國農村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中國農村人口總量龐大的國情決定了,沒有鄉村振興和現代化,就不會有國家的現代化。

  當前中國與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不在城市,而是在鄉村。鄉村是發展中的最大短板,存在著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生活條件落後等問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表示,解決好“三農”問題一直以來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礎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意圖明確、清晰,“十九大報告裏講到七大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是其中之一。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做出的一個新的戰略部署和新的要求,意義非常重大。億萬農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也充滿期待。”

  鄉村發展充滿新動力

  本世紀以來,中央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多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于“三農”問題;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分別提出了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對推動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發展動力來看,政策重點側重于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業對農村的反哺和扶持。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充分地立足于鄉村的産業、生態、文化等資源,更加注重發揮鄉村的主動性,以此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總體要求。這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産業興旺就是要跳出單一的農業,實現一二三産融合發展,讓農業成為高收益的産業,由此帶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讓鄉村成為人民向往的美麗家園,實現新時代鄉村現代化。

  十九大報告還擲地有聲地提出“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問題事關國家戰略安全。由此需要保持土地承包關係長久不變,讓農民心中有 “定心丸”,並在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農業生産更有效率。

  鄉村振興要靠深化改革

  “我國改革是從農村起步的,新時期增進農業農村動能,推進鄉村振興,根本還要靠深化改革。”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為《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撰文時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了包括《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在內的一係列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文件,確立了農村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

  十九大報告對農村改革進一步作出部署。報告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此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也是十九大報告劃定的農村改革重點。報告提出,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産權益,壯大集體經濟。

  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教授看來,土地政策是鄉村振興的抓手,農村可以在土地上做文章,發展養老産業和農村休閒旅遊産業。

  他分析説,現在中國大部分的鄉村還無法吸引城鎮老人來鄉村養老,因為缺乏政策引導,社會資金進不到農村,農村的軟硬體條件不能及時得到改善。

  在過去幾年,建設生態文明、加強污染防治成為中國的重要工作之一,而農村是這一工作的重要戰場。因此,十九大報告提出,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報告還要求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嚴格保護耕地,擴大輪作休耕試點,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今年以來,諸多改革已經試水。今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控制農村建設用地總量、不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前提下,加大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力度。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採取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援鄉村休閒旅遊養老等産業和農村三産融合發展。今年8月,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了《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

  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進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過去的“農業現代化”到“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黨對農業和農村定位的再思考,使農業農村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推進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涉及農村的經濟、農村的政治、農村的文化、農村的社會、農村的生態文明各個方面的建設。”韓俊説。

  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一項重大歷史任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其方針是“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12年後,十九大報告又用了20個字,提出了新的要求:“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專家表示,從“生産發展”到“産業興旺”,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其中的變化,反映的是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當前,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具備了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韓俊表示,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對“三農”的支援力度,努力形成中國“三農”發展新格局。

  十九大報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韓長賦認為,“這是給億萬農民的一個政策‘大禮包’。”

  韓長賦説,這一政策安排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期盼,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民既可以沉下心來搞生産,又可以放心流轉土地經營權,還可以安心進城務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預期也更穩定了,可以放心投入、擴大生産,改善農田設施條件,有利于形成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説:“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很好地繼承了黨對‘三農’問題一以貫之的重視並進行了創新發展,有利于形成村鎮化與城鎮化雙輪驅動。”他説,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向社會各界釋放了一個信號:資源要素配置要繼續向“三農”傾斜,補短板、強弱項,“三農”事業大有可為。

  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係、生産體係、經營體係,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專家表示,報告強調“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關係,是對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弱勢群體的保護。

  “三農”發展新藍圖已繪就,沿著新坐標奮力前行,人們所期待的鄉村振興不再遙遠。

  “可以預見,鄉村振興戰略將實實在在惠及農業、農村、農民,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李國祥説。(本報記者 陸培法)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冬日櫻花谷 美景宛如畫
冬日櫻花谷 美景宛如畫
重慶街邊銀杏冬日展秋色
重慶街邊銀杏冬日展秋色
福建長汀天井山現霧凇奇觀
福建長汀天井山現霧凇奇觀
甘肅肅南冬日冰瀑璀璨 成冰雪“童話鎮”
甘肅肅南冬日冰瀑璀璨 成冰雪“童話鎮”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213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