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20萬平方米供暖僅需兩口井,地熱能否破解供暖環保之困?
2017-12-04 21:21:5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12月4日電 題:20萬平方米供暖僅需兩口井,地熱能否破解供暖環保之困?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李鈞德 李鵬

  不燒煤、不燒氣,利用兩口深達地下千米的地熱井,就可供暖約20萬平方米,每年節省標準煤近5千噸,減排碳3千多噸。近日,記者在河南多地採訪了解到,在供暖需求不斷增長和環保約束不斷加碼之下,隨著新技術的突破,一種利用地熱能供暖的新型清潔供暖方式正在各地大力推廣。

  那麼,這種利用地球內部熱能作為“天然大鍋爐”的新型供暖方式能否走進千家萬戶,破解供暖的環保之困?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熱從地下來 暖流入家中

  豫西冬季的黃昏,室外溫度接近零攝氏度,而進入三門峽市陜州區龍飛花城小區馬女士的家中,卻溫暖如春,墻上的溫度計顯示室溫23攝氏度。馬女士説,自己在郊區還有更大的房子,由于沒有暖氣,3年前搬進了這個小區。“因為有暖氣,我買了這個小區的房子,供暖效果一直很好,有時候太熱,還需要調小閥門。”

  龍飛花城小區是河南省較早嘗試地熱供暖的小區之一。由于小區與市區之間被黃河隔開,無法接入市區的集中供暖管網,小區建成後3年無法供暖,群眾意見很大。2012年,陜州區在龍飛花城小區引進首個地熱供暖試點。

  記者在這個小區看到,供熱係統只由一口取水井、一口回灌井和一個100多平方米的地下供熱站房構成,從深達1800多米的取水井中抽取地下約70攝氏度的熱水後,在站房內通過換熱裝置,將供暖管道中的自來水加熱到約45攝氏度,然後輸入居民家中。

  “地熱資源分布廣泛,通過分布式集中供暖,可以消除許多地區的供暖死角。”負責提供小區供暖的河南萬江新能源集團總經理侯濤説,通過龍飛花城項目的5年穩定運作,目前,集團供暖面積不僅在陜州區擴大到了5個小區,而且已經推廣到了河南黃河以南、不屬于傳統供暖區域的周口、開封等地區。

  除了清潔環保、供暖無死角,價格低廉也是地熱供暖的優勢之一。按照河南萬江新能源集團與居民的供暖協議,採暖費按房屋建築面積的90%收取,每平方米費用16元,與當地其他供暖方式相比,普遍便宜6到7元。

  長久以來,周口市冬季都沒有暖氣,居民取暖只能用空調或燃氣壁挂爐。運用地熱供暖,周口市太康縣的銀晨國際小區成了全縣首個供暖小區。住戶赫賀説:“136平方米的房子,空調取暖一個月電費要700多元,壁挂爐的氣費更貴,而地熱供暖4個月不到2000元。”

  資源豐富適合國情 技術成熟前景廣闊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國地熱清潔供暖的應用前景廣闊。”研究地熱能源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認為,從現實需求看,目前,我國北方冬季供暖的環保壓力不減;同時,黃河以南不屬于傳統集中供暖區域的中東部地區對冬季供暖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地熱供暖可同時破解這兩大難題。

  “地表至地下200米地熱屬于淺層地熱,200米至3000米地熱屬于中層地熱,3000米以下地熱則屬于深層地熱。”汪集暘説:“從分布看,我國深層高溫地熱資源稀少,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而中淺層適宜供暖的地熱多,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中東部,這就為地熱供暖推廣提供了可能。”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二五”期間對我國336個地級市以上城市的地熱資源普查,我國地熱資源年可開採量達26億噸標準煤,但目前實際開採量只有2100萬噸標準煤,其中適宜供暖制冷的地熱能年可開採量達7億噸標準煤。

  “與淺層地熱供暖佔地面積大、資源利用效率低相比,中深層水熱型地熱供暖技術佔地面積小,且資源利用效率更高。”汪集暘表示,從技術角度看,中深層水熱型地熱供暖技術的突破與完善為地熱清潔供暖推廣提供了條件,以河南萬江新能源集團的多個試點為例,一口深度1千至2千米的地熱井即可滿足約20萬平方米的採暖。

  在河南多個試點項目中,記者看到每個供熱站房內,地熱水與供暖管道中的自來水都各成迴圈係統,不互相幹擾,也不直接接觸。而通過安裝在每個井口的密閉裝置,地熱水可實現全程封閉迴圈,取水井和回灌井井口還各自安裝了水量表,以保證地熱水100%回灌。

  “中深層水熱型地熱供暖的技術難點在于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河南萬江新能源集團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高志強説,為了將地熱供暖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目前,通過聯合多家科研機構,依據不同地質條件已經研發出“取熱不取水、依灌定採、一採兩灌、加壓回灌”等技術模式,攻克地下水“100%同層回灌”難題,具備推廣條件。

  地熱能否破解供暖環保之困?

  近年來,我國冬季供暖的環保壓力不斷加大。為此,各地加大取暖熱源“電代煤”“氣代煤”。而今冬以來,隨著“氣代煤”范圍的擴大,天然氣氣源緊張,價格一路走高,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氣荒”。

  有專家指出,供暖環保之困的出路在于調整能源結構,加大清潔能源的供暖熱源比例。當前,我國電力、天然氣等能源都存在供給缺口,但地熱資源豐富卻開發不足,地熱供暖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可為探索清潔供暖帶來新路徑。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聯合印發《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計劃“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1億平方米。記者採訪了解到,盡管目前地熱清潔供暖大面積推廣已初步具備條件,但仍受三大障礙制約。

  據多家縣域的地熱供暖企業負責人反映,一些地方政府對于地熱供暖的認識還不足。記者在豫東某縣採訪時發現,通過省、市專家組的驗證,這個縣具備地熱供暖條件,然而,在與地熱供暖企業達成城區供暖協議後,這個縣因為對地熱供暖“不放心”,不惜毀約,在全國“氣荒”加劇的情況下,又引進了兩家燃氣和電力供暖企業。

  除了地方認識不足,對于地熱開發企業,政策的支援引導力度也不夠。據記者了解,盡管與風能、光伏等同屬于清潔能源,但目前在部分領域,地熱能開發企業還享受不到同等待遇。一名企業負責人説:“由于每年採暖只有4個月,為充分利用地熱,企業正在研發中低溫地熱發電,但由于享受不到新能源電價補貼,導致成本與電價倒挂,無法並網。”

  業內人士反映,缺少統一的行業技術標準也是地熱供暖大面積推廣的障礙之一。據介紹,由于地熱供暖,尤其是中深層水熱型地熱供暖屬于新興行業,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導致行業魚龍混雜,一些不法企業盜採、偷排地下水,從根本上損害了行業的長遠發展。

  隨著地熱供暖行業的興起,專家建議,急需加強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完善相關政策。一是加強對全國地熱資源的勘察,指導各地有序集約開發地熱;二是加強對地熱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扶持政策;三是出臺行業標準,嚴格行業準入,加強對行業發展的規范監管。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西成高鐵首發乘務組亮相
西成高鐵首發乘務組亮相
印尼:密切監視巴厘島火山動態
印尼:密切監視巴厘島火山動態
浙江烏鎮夜色美如畫
浙江烏鎮夜色美如畫
湖南桂陽楓林紅了 染紅空間美不勝收
湖南桂陽楓林紅了 染紅空間美不勝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205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