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座城市的世界新坐標
2017-11-26 08:56:2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一座城市的世界新坐標

  這是2016年6月24日拍攝的深圳科技園片區。從主動融入世界,到越來越多地被世界所借鑒,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互動,呈現歷史性的變化。作為中國開放前哨的深圳,就是這種歷史性變化的一個鏡像。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一座城市的世界新坐標

  新華社記者劉麗娜 蔡國兆 楊駿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黨的十九大報告向世界宣告。

  從主動融入世界,到越來越多地被世界所借鑒,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互動,呈現歷史性的變化。作為中國開放前哨的深圳,就是這種歷史性變化的一個鏡像。

  國際創客的學習天堂

  “這裏有你想找的一切。”28歲的美國賓州大學研究生、墨西哥人瓦斯格韋斯步履匆匆穿過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一樓的“電子叢林”,來到樓上的HAX硬創加速器辦公室,開始一天繁忙的創客工作。

  樓下有土壤,樓上就開花。在這條“中國電子第一街”上,每一天,來自全球著名學府的創業者在這裏孵化夢想,點石成金,走向世界。

  這些“洋學霸”眼中,深圳這座開放的年輕城市,是國際創客的學習天堂。

  33歲的日本經濟學者伊藤亞聖專門申請來深圳大學,潛心研究中國經濟特區發展。他説,深圳“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城市氛圍令人著迷。

  在深圳龍崗區國際大學園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已受聘來此。三年來,港中大(深圳)還牽手54家國際知名學府,打開了全球教育合作新局面。

  在國際大學園的另一家學府深圳北理工-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説:“俄羅斯在理工科等方面希望增加與中國互動。”今年,這家作為金磚國家合作重要成果的大學已正式招生。

  來自美國哈佛、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暑期到深圳調研,他們不滿足于隔洋觀望,而要親身感受和探究深圳成功的秘密。

  全球高端知識人不斷涌來。世界看到,過去五年,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

  新時代的全球化因子

  “以往看華為産品,是看哪裏在學習我們;現在看華為産品,是看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瑞典通信巨擘愛立信公司的員工這樣説。

  華為,這家30歲的深圳企業,7年前進入世界500強,如今已經吸引197家世界500強企業前來合作,年收入60%以上來自海外市場。

  在深圳,像華為這樣以世界為舞臺的公司越來越多。更令人矚目的是,許多年輕的深圳企業在悄然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因子。

  深圳的一張新名片——大疆無人機,其創始人汪韜就是新時代全球化的受益者和弄潮兒。他在國內外都有求學經歷,在深圳建立公司總部,吸引國際投資,産品銷售到世界各地。

  深圳光峰光電,2004年從硅谷實驗室起步,過去十年來建立了以1000多項全球核心專利為基礎的智慧財産權體係,開啟了顯示領域“中國智造”的新篇章。

  今年,深圳的公交係統全部採用新能源車,能源轉型使這個城市環境更美。與此同步,在世界多個國家,深圳比亞迪的新能源大巴已經成為當地一道新的風景線。

  自2008年成為中國首個聯合國評選的“設計之都”,深圳的文創設計已經躍入世界前沿。

  今年9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深圳華僑城文化産業集團出品的原創虛擬現實電影奪得兩項大獎,國際同行紛紛來尋求合作。集團總經理胡梅林説,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加上國際一流的新媒介應用,催生了深圳文化産業的新氣象。

  英中貿易協會總裁、曾任英國駐廣州總領事的盧墨雪讚嘆,深圳具有“磁石”效應,這些年聚天下英才,積累了寶貴的發展經驗。

  現代化建設的“中國啟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四訪深圳,印度總理莫迪説,他要以深圳為榜樣改造“印度硅谷”班加羅爾。斯裏蘭卡總理維克勒馬辛哈説,要把該國的漢班托塔地區建成這個南亞島國的“深圳”。

  一城為鏡,深圳的現實表明:中國的發展經驗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從單向的學習世界,再到與世界雙向互動,中國不僅注重自身發展,也願意向世界敞開大門,分享發展的經驗。

  荷蘭首相呂特兩年前專程到訪深圳。他對深圳的高科技企業和企業家精神大加讚賞,認為深圳企業的創新對歐洲很有啟示。與首相同行的荷蘭商界人士表示,荷蘭的發展離不開與中國合作。

  生活就是“故鄉”

  對于很多在深圳工作生活的外國人,深圳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在生産方式裏,更融化在生活方式中。

  “深圳開放而宜居,這裏也成了我的故鄉。”在深圳生活逾10年的美國人蓋瑞·伊斯,在這裏找到事業,娶妻生子。

  三年前,伊斯學會運用“中國人的偉大發明”——微信,創建了蛇口區外籍社區生活公益服務號“蛇口日報”,如今已成為許多在深外籍人士的生活指南必備。每個星期花兩天時間經營這個微信號,伊斯樂此不疲。

  “有創意就來華強北。”常駐深圳賽格市場創客空間的德國發明家米歇爾·海瑟説,是深圳的開放環境與生活方式使他深深融入這個國家。“中國已經成了我的祖國。”

  在深圳,創新的土壤,開放的空氣,使蓋瑞們、米歇爾們“獲得感”盈盈,“幸福感”滿滿。

  面向世界,開放進取,一個階段一個重點的接續奮鬥,深圳的現代化建設折射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

  “中國是有悠久歷史的年輕國家,深圳更是充滿年輕活力。”海瑟被深圳的青春氣質深深吸引。

  透過深圳這個青春的城市,人們看到,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一個充滿自信的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參與記者:馮俊揚、馮武勇、李大偉、彭勇、周科、孫飛、唐霽、鄧茜、馬丹、孫鷗夢、王乃水、陳文仙、淩朔、沈浩洋、黃堃、孫浩、劉暢、彭茜、閆潔、唐志強、金正、費列娜、高文成)

  走向未來的學習——全球視野下的“深圳奇跡”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2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