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造綠色生態之城 享“美麗經濟”之福——新時代生態文明的湖州實踐

2017年11月23日 16:58:36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杭州11月23日電 題:造綠色生態之城 享“美麗經濟”之福——新時代生態文明的湖州實踐

  新華社記者 岳德亮

  下好頂層設計“先手棋”,跑出先行示范“加速度”。近年來,湖州市正在努力推動生態文明從量變到質變、從質變到蝶變,朝著率先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護青山綠水,“美麗經濟”看得見

  進入安吉縣余村村口,遠遠就能望見一座石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很多遊客來到余村都會在這兒留下記憶。

  “近年來遊客多了,有時交通還會擁堵呢。”余村村主任俞小平説,遊客源源不斷,美麗鄉村的生態優勢正在輸出“美麗經濟”。

  賀友蓮開辦了一家民宿,前期投入不菲,但她完全不擔心收不回成本。“回到家鄉開民宿,心裏很踏實。我們余村發展這麼好,相信很快就會有回報。”

  進入初冬時節,坐落于德清縣莫幹山北麓仙潭村的民宿生意依舊紅火。清晨可看日出,夜晚能觀星海,對看慣了鋼筋水泥的城裏人而言,來這兒住兩天絕對是一種享受。

  “過去的仙潭村並非現在這般模樣,村民大多從事毛竹種植、生豬養殖等傳統農業,約一半村民外出務工。”村黨支部書記沈連根説,近年來在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農家樂、觀光農業、電子商務等新興産業發展很快,全村已有120多家民宿,2016年接待遊客12萬多人次。“沒有潔凈的環境和良好生態,就沒有仙潭村今天的鄉村旅遊,鄉村振興更無從談起。”

  湖州市委副書記陳浩表示,保護好環境,不是讓群眾守著山水沒飯吃,而是讓綠水青山惠及百姓,越來越多的人觀念上實現從“山上有生態”向“心中有生態”的提升,形成全民共建共創共用生態文明的生動局面。

  經濟“生態化”,“綠色智造”首當先

  今年6月1日,湖州市召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動員大會,同時啟動全國首個以“綠色智造”為特色的“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

  經濟的生態化正成為湖州經濟發展的主線,重拳出擊治環境,重點治污修生態,一家家工廠、一個個園區正在朝著綠色的目標前進。長興縣畫溪街道黨工委書記黃平説,在以畫溪街道為代表的新能源特色小鎮內,從園區到廠房,再到配套都奉行綠色低碳理念,一個清潔能源利用示范區正在形成。

  近年來,以天能集團為代表的鉛蓄電池行業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説,企業投資了18億元建設迴圈經濟産業園,對廢舊鉛蓄電池進行規模化、無害化回收處理,每年可處理15萬噸廢舊鉛蓄電池,實現了資源迴圈利用。

  兼並、重組後的長興縣鉛蓄電池企業數從高峰時的61家減少到16家,規上産值卻較整治前增長了10.5倍,稅收增長了6倍,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

  在開展地區綠色GDP核算、實行領導幹部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制”、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等保障制度的基礎上,湖州市委書記陳偉俊説,全市將立足現有産業基礎和特色優勢,重點聚焦産業綠色轉型、智能制造發展和創新體係建設,種好制度創新的“試驗田”,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提供實踐經驗和樣本。

  “全域美麗”提質,群眾“幸福度”攀升

  湖州的美麗鄉村正在打造“全域美麗”軟硬體的“升級版”,努力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

  創新推行“一把掃帚掃到底”城鄉環衛管理模式的德清縣,實現城鄉垃圾收集覆蓋率、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和城鎮建成區管網覆蓋率“三個100%”,入選全國首批百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縣。

  德清縣阜溪街道五四村黨總支書記孫國文説,全村達到“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凈化、環境美化”“六化”標準,建立了生活污水處理係統,文化設施也很豐富,村民們説“生活已經和城裏人沒啥兩樣”。

  “行孝不怠,踐行孝道,贍養父母,教育兒女,以孝傳後……”樸素的家訓是劉忠麗七兄妹一起商量出來的,“要以身作則,給子女們做好榜樣,把這個家訓一代代傳下去。”

  安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旭華説,全縣已有10多萬戶家庭立起了家規,“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已在當地蔚然成風。

  在太湖南岸的湖州市吳興區,社會力量自發參與全域美麗建設的熱情日益高漲。“七彩陽光”“地球小衛士”等志願者組織十分活躍,“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深入開展。

  “生態文明的理念,在現在看來,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但在十幾年前卻是開天辟地的大事。”多位基層幹部、群眾表示,生態文明建設得好不好,歸根結底是要看群眾幸福指數高不高。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0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