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浙江安吉余村壯士斷腕繪出“青山綠水踏歌圖”
2017-11-19 16:26:4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11月19日電 題:浙江安吉余村壯士斷腕繪出“青山綠水踏歌圖”

  新華社記者岳德亮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的“兩山”會址遊客爆棚,村道也擁堵了。恰好路過的村主任俞小平迅速從接待中心拿過擴音喇叭,疏導遊客前往不同的景點參觀。

  “這兩年遊客多了,交通擁堵的情況時有發生。”村主任俞小平樂呵呵地説。如今跟他一樣,自願加入到義務疏導的黨員、村民組長和村民代表有很多,而且從來不計報酬。

  人人都是交通疏導員,只是余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十多年來,余村幹群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個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鄉村振興樣板正在浙北大地上迅速崛起。

  綠色發展碰撞精神文明,“壯士斷腕”今更壯

  上世紀末的余村大規模開山採礦,村集體年收入常年穩定在300多萬元,一度成為全縣首富村。但是過度開採不僅破壞生態環境,整個村莊常年灰濛濛的,而且礦山上時常引爆的炸藥,也讓工人安危難測、家人擔驚受怕。

  2005年以來,余村人堅定了信念:不能再違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不能再繼續吃著子孫飯、不謀長遠路。從此,余村接二連三關閉礦山和水泥廠,又把工業企業集體納入園區,村集體收入銳減到20多萬元。

  “我覺得這只是轉型發展中的陣痛罷了。”村民胡加興曾經就是一名拖拉機手,從礦山下崗後接觸到了漂流,于是他舉債在村裏搞起了漂流,沒曾想,如今的荷花山漂流年接待遊客達到6萬多人次。

  曾經臟亂的毛竹山也改頭換面了。余村村委會工作人員陳思思説,天荒坪林業公司去年攜手余村在5000畝毛竹山上種起了林下作物,重點培育了三葉青、竹蓀、鐵皮石斛等,既達到了美觀效果又産生了經濟價值。

  2016年,余村村集體的經濟收入又回升到了380萬元,農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5895元,年均分別增長25%、15%。

  生態修復碰撞精神文明,村莊就是大花園

  記者在余村“兩山”綠道上偶遇村民胡有乾,他説,現在晚飯過後,村民們就相約在綠道上散步,非常愜意,“過去這裏是條泥巴路,下雨天就是一腳泥。”

  “起點是文化禮堂,終點是礦山遺址,總長3公里。”陳思思説,現在綠道二期工程已啟動建設,年底前可完成硬化,兩條總長10公里的綠道將串起整個村莊,徒步于其中就如同一座大花園。

  在綠道起點“百畝花海”項目處,一個告示牌赫然矗立:該項目原先是水泥廠廠房。如今村裏通過流轉開挖了池塘,並播種了近80畝的荷花、向日葵等景觀植物。

  余村人正以5A級景區的大花園為目標努力著。作為安吉縣“垃圾不落地”試點村,記者多次走訪,幾乎在村中看不到垃圾桶。

  清運工胡國慶説:“每天早上7點30分前,我會逐一將‘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分類清理幹凈,等到全部完工後,垃圾桶會被拖走清洗,等到下午4點再放回原處,供村民繼續使用,所以遊客是看不見垃圾桶的。”

  從2013年開始,余村對村莊內部進行生態修復,48家工業企業全部關停,家家戶戶通自來水,實現污水納管,每個自然村的圍墻立面不再是單調的白色,而是繪制了五彩斑斕的墻體畫。

  文化復興碰撞精神文明,幸福家園飄歌聲

  只要天氣條件允許,一到傍晚,余村的文化禮堂、文化舞臺和燈光球場上載歌載舞,熱鬧非凡,有的排練歌曲,有的排練舞蹈,有的還耍起了雜技。

  “他們正在做排練。”俞小平説,這已經是村裏的慣例了,每到節慶時節,村裏的老百姓總喜歡到臺上唱一唱、跳一跳。

  近年來,余村投資1000多萬元建起了文化禮堂、文化舞臺、燈光球場、農家書屋、數字電影院等。

  “物質生活好起來了,我們不能忽視精神生活方面的發展。”俞小平認為,人改變了環境,環境也改變了人。

  為了維護這來之不易的生態環境,村民們自覺將雞鴨圈養起來,改變了亂丟垃圾的不良習慣;自發組成生態護衛隊,及時糾正遊客的不文明行為。“遊客一扔垃圾、煙蒂,村民看到就會撿走放進垃圾桶。”村民盛小梅説。

  看著家鄉這些年巨大的變化,58歲的村民李俊賢感慨萬分,他將自己的心聲化作歌詞,“千年銀杏,萬頃珠海,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相映荷花,幸福家園。”

  余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説,新時代更要有新作為,要認真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把余村建設成為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文明鄉村樣板。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江西廬山現絕美霧凇景觀
江西廬山現絕美霧凇景觀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來,看古書是怎麼修復的
來,看古書是怎麼修復的
落葉飄飄鋪“超級地毯”
落葉飄飄鋪“超級地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29744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