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我國構建未來航太運輸係統路線圖:2045年全面建成航太強國
2017-11-16 16:46:32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航太強國的奮鬥目標。今天(16日)是我國運載火箭事業正式起步60周年的紀念日,記者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獲悉,我國正在構建未來航太運輸係統路線圖,按計劃,到2045年,我國將全面建成航太強國。

  運載火箭是人類進入空間的基礎運輸工具,有專家稱:“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太的舞臺就有多大”。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科技委顧問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禮恒:要建設航太強國,首先要搞好戰略研究,搞好頂層設計,要制定發展的路線。2045年我們要全面建成航太強國這個目標,我們在空間技術、空間科學、空間應用方面都提出了一係列的路線圖和建議。

  

  根據航太運輸係統路線圖:

  到2020年,我國主流火箭達到國際一流水準,面向全球提供多樣化的商業發射服務;

  到2025年前後,我國可重復使用的亞軌道運載器研制成功,亞軌道太空旅遊成為現實。亞軌道一般是指距離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處于現有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的最低軌道高度之間;

  到2030年左右,重型運載火箭實現首飛,航太運輸係統水準和能力進入世界航太強國行列;

  到2035年左右,運載火箭實現完全重復使用;

  到2040年左右,未來一代運載火箭投入應用,空間運輸係統實現長時間多次星際往返;

  到2045年,我國具備規模性人機協同探索空間的能力,裝備和技術總體處于國際領先,有力支撐航太強國目標的全面實現。

  我國重型運載火箭2030年前後首飛

  要發展航太技術,首先火箭就要具備一定的能力。而根據未來航太運輸係統路線圖,我國將在2030年左右實現重型火箭的首飛,運載能力將達到百噸級。

  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係列總師 龍樂豪:重型運載火箭現在還在關鍵技術攻關和論證階段,取得了一些標誌性的進展,十米級的箭體鍛環結構已經做出來了。液氧煤油發動機,推力將近500噸級,聯合試驗也取得了成功,應該説是不錯的。

  根據計劃,未來我國的重型運載火箭直徑將接近10米,將使用推力達到500噸級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推力達220噸的液氫液氧發動機。也就是説,未來我國運載火箭的能力將從目前的20多噸提升4到5倍,達到百噸級。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科技委主任 魯宇:到2030年前後,重型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到那個時候,我們近地軌道百噸級運載能力的重型運載火箭將為載人登月提供強大的支援,也為火星採樣返回提供充足的運載能力。

  今年是我國運載火箭事業創建60周年,經過60年發展,我國已研制成功17型長徵係列火箭,形成了能夠把衛星、飛船等航太器送到地球任何軌道,具備開展月球和深空探測的運載能力。

  亞軌道太空旅遊2025年將成現實 普通人也能“上天”

  亞軌道一般是指距離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處于現有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的最低軌道高度之間。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科技委主任 魯宇:亞軌道運載器是兩級可重復使用運載器的一個基礎,它外形就像一個空天飛機,但是它本身不入軌,是在亞軌道飛行,然後返回地球,返回到著陸場上。

  在未來,商業固體運載火箭將與液體運載火箭一起,為用戶提供“太空順風車”、“太空班車”、“VIP專車”等多樣化、低成本、高可靠的商業發射服務,為人類共同探索宇宙提供更加豐富的運載工具。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火箭公司總裁 唐亞剛:現在從我們前期市場調研,這種商業衛星3000多億的市場規模,大概70%是商業航太衛星,從現在看,未來十年,國際上可能有將近上萬顆這種小衛星需要發射。這個市場規模還是很大的。

  唐亞剛介紹,到2035年左右,運載火箭實現完全重復使用,更多的普通大眾可以乘坐兩級可重復使用運載器遨遊太空,在地球軌道領略太空的浩瀚與地球的絢麗,實現飛天夢想。

  運載火箭2035年實現完全重復使用 空間運輸2040年實現星際往返

  路線圖提出,到2020年,以長徵五號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將成為未來航太發射的主力火箭,承擔月球採樣返回、空間站建設、火星探測等重大工程發射任務,進入世界運載火箭先進行列。同時,新型運載工具也正在展開研制。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科技委主任 魯宇:長徵八號將在2020年前實現首飛,到2030年前後,火箭的型譜會更加完善,將具備全面的空間探索能力,航太運輸水準和能力將進入世界航太強國的行列。

  

  魯宇介紹,到2035年,運載火箭將實現完全重復使用。而到2040年,我國的空間運輸係統將有望實現多次星際往返。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科技委主任 魯宇:到2040年至2045年,我們將投入未來一代運載火箭的使用,空間運輸係統將實現長時間的多次的星際往返,到那個時候,我們進入空間和運輸的能力更為強大。

  未來,運載火箭將實現升級換代,組合動力兩級重復使用的運載器也將研制成功,中國航太的運輸工具將更加多樣化、智能化,進出空間將更加便捷和高效。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科技委主任 魯宇:到2045年,進出空間和空間運輸的能力更加強大,具備規模性人機協同探索空間的能力,裝備和技術總體處于國際領先,有力支撐航太強國目標全面實現。

   魯宇介紹,在先進運輸係統支援下,針對太陽係內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目標的人機協同探索可以常態化、規模化開展,探索和利用空間進入高速增長期。屆時,我國航太運輸係統將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航太綜合實力將位居世界前列。(央視記者 崔霞 吳傑 李廈)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俊松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通訊:開往印度洋港口的“中國造”列車
通訊:開往印度洋港口的“中國造”列車
美國藝術博物館舉辦兵馬俑特展
美國藝術博物館舉辦兵馬俑特展
天津北大港濕地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天津北大港濕地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雪龍”號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
“雪龍”號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3112196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