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節前 訪“青記”
2017-11-05 09:27:01 來源: 經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這個節日對新聞從業者既是致敬,也是鞭策。它時刻提醒我們,常懷新聞理想,堅守職業道德

  上海南京飯店大樓是一座見證了近代申城崢嶸歲月的歷史建築,中國記協的前身“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會”(簡稱“青記”)也于1937年11月8日在此成立。2000年,國務院正式將“青記”成立的這天確定為中國“記者節”。

  存在僅3年多時間的“青記”以宣傳抗日、發展中國新聞事業等為己任,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第十八個記者節來臨之際,筆者滿懷著崇敬的心情,走訪了“青記”紀念館這塊精神高地。

  白色的大理石外墻、中西結合的大門窗燈,紀念館的外觀莊嚴典雅。拾階而上,樓梯兩側的墻壁上依次標記著“青記”全國分會成立的時間地點。“我們要用鮮血寫出民族的雄姿……我們要用雙手廣播革命的火種”,剛走入紀念館,耳邊就傳來了激昂的歌聲。

  原來,紀念館在播放“青記”會歌《青年記者》,歌聲將我們帶入那段烽火硝煙的歲月。1937年“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平、津淪陷以後,日軍又大舉進攻上海。在全國抗戰和全民抗戰大局的影響下,上海新聞界同仁為了能夠如實報道當時戰況,深感有進一步組織起來的必要。11月8日晚19時,“青記”成立大會在上海南京飯店正式舉行。

  在“青記”組織下,成員始終活躍在抗日戰爭最前線,被譽為“手無寸鐵的百萬兵”。在臺兒莊會戰中,范長江整日整夜貼身跟隨戰役主將,最早發出反攻勝利的消息。《大公報》因此而發了“號外”,全國人民為之歡欣鼓舞。戰火中,“青記”的記者們總有辦法先人一步向後方發回戰情捷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士氣。

  “上海—武漢—長沙—桂林—重慶”,紀念館裏的一張地圖標記著“青記”遷移的軌跡,戰火紛飛中的“青記”不得不數易其址。長沙時期,是“青記”自身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階段。

  由于國民黨政府嚴格實行新聞檢查制度,國外媒體通過中央社的稿件了解不到國人抗戰的真實情況和聲音。為此,在周恩來的幫助下,“青記”的負責人范長江以學會成員為主要骨幹,組建了國際新聞社(簡稱“國新社”),以桂林為總社,建立香港、重慶、金華3個分社,以專論和通訊稿形式向國內外150多家報紙供應稿件。

  “青記”在武漢時期,創立了會刊《新聞記者》。紀念館大廳的玻璃櫥窗裏就擺放著一本泛黃的《新聞記者》創刊號。仔細辨認目錄,可以看到當時新聞界的知名人士,如邵力子、張季鸞、鄒韜奮、范長江等都從各個緯度對新聞工作的性質和任務作了論述,並向從業者提出要求和希望。

  范長江在《建立記者的正確作風》一文中説,“作為一個新聞記者,一是必須絕對忠實,必須以最客觀之態度,從事新聞工作。二是必須生活于自己的正當收入的工作中,絕不拿任何方面的一個銅板津貼”。

  “青記”的這些理念和準則,放在什麼時候都不過時,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紀念館出口處印刻的“四向四做”要求,提醒每一個從業者,“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

  走出紀念館,已是暮色四合,我的思緒並沒有從“青記”這群可親可敬的前輩們身上跳出。我國的記者節設在“青記”成立這天,是為了紀念在烽火硝煙中誕生的行業團體,也是為了鼓舞和激勵新聞工作者繼承優良傳統。這個節日對新聞從業者既是致敬,也是鞭策。它時刻提醒我們,常懷新聞理想,堅守職業道德。(周 劍)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松巴藏寨之秋
松巴藏寨之秋
層林盡染秋意濃
層林盡染秋意濃
電動雙座飛機能飛兩小時了
電動雙座飛機能飛兩小時了
藍盾尖兵這樣煉成
藍盾尖兵這樣煉成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190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