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好記者講好故事】王子辰:在分社,我和外媒“掰手腕”
2017-11-02 07:40:4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圖為王子辰在2012年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現場

  大家好,我是山東分社對外部記者王子辰,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在分社,我和外媒“掰手腕”。

  “One China, no negotiations: Xinhua writer Wang Zichen warns the coming U.S. administration @realDonaldTrump http://xhnews/yvLZX”

  “一個中國,不容商量:新華社記者王子辰警告美國新政府當局,抄送唐納德·特朗普。”當一位印度記者朋友把這條推特截圖發給我時,我還是有一分惶恐的。

  但我心中更多的,還是一份履職盡責的自豪感。雖然稿件前一天已被路透社採用,但在國家通訊社的官方推特裏,我的名字居然以“警告”的方式跟美國總統聯繫在一起,這讓我始料未及。

  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説,一個中國是堅如磐石的信仰、不容逾越的紅線。當看到特朗普與蔡英文通話,還數次質疑一個中國原則時,雖然身在濟南而不是北京或者華盛頓,但我以為,一名國家通訊社的對外記者,仍然是有義務給他“上一課”的。

  在國際輿論場中發出中國聲音,是每一位新華社對外記者的職責。2013年,入社從事對外報道兩年的我,被一則新聞激起了憤怒。當年10月,暴恐分子駕車撞向天安門金水橋,導致5人死亡38人受傷。在血淋淋的事實面前,CNN網站卻刊登了一篇題為《天安門衝撞案:恐怖主義還是絕望的吶喊?》的評論。而美國官方也屢次以“需要繼續觀察事態”的拖延説辭,持續回避恐怖主義的定性。

  這時,已經有一些英文採寫積累的我,很快寫下了工作後的第一篇英文評論——Call Tian’anmen attack what it was: terrorism(天安門襲擊就是恐怖事件)。稿件播發後,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BBC、NHK、共同社等外媒都採用了這條評論,對外部點評説,“分社記者直接採寫外文言論稿件,值得提倡”。

  這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其實,我畢業于一所非著名高校,所學的也不是英文專業,但在對外前輩的指導下,尤其是在分社的培養下,我反覆告訴自己,作為一名國社對外記者,一定要把個人夢想融入中國新聞對外傳播的“新華夢”,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精彩的瞬間,反映我國發展進步和對世界的貢獻作用,使我們的報道真正成為海外觀察中國的指南、解碼中國的鑰匙。

  去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時任財政部長對現行勞動合同法進行了長篇批評,很多媒體隨即展開了對勞資關係的探討。但身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外宣機構,我們應該如何報道?

  格局決定高度,站位決定眼界。尤其是在與西方媒體的同場競技中,只有主動設置有熱度、帶銳度的議題,才能講出、講好中國故事。

  “千篇一律”、“毫無不同意見”,是外媒對中國每年兩會必定重彈的老調。而一位由全國人大任命的部長,在人代會期間,公開批評人大常委會制訂的現行法律,不正是反彈這一老調的鮮活案例嗎?就此,我在導語中開門見山、直接亮劍:中國財政部長在全國電視直播中對現行法律展開長篇批評。人民大會堂——這個中國政治民主的象徵——一直被外媒涂抹成容不下不同意見的固有印象,在今天顛覆了。

  後來,這篇稿件China’s Finance Minister criticizes law on live TV被路透社、紐約時報、CNN網站等多段採用,也被外國專家評為當周最佳英文稿件。

  “兩會”報道是我在分社從事對外報道的一個插曲。在分社時,無論是海洋城市青島的科技制造,還是孔孟之鄉曲阜的風俗傳統,都成為我和同事在山東挖掘、講述的“地方名片”、“中國名片”。最近,我們採寫的青島科學家開發“全天候太陽能電池”,以及人臉識別技術在濟南街頭投入應用的英文稿,被法新社六段採用和其他外媒大幅刊登。在達到對外報道一個個“小目標”的同時,我意識到,雖然分社對外報道看似沒有太多緊張和艱險,但也絕不只是簡單和平淡。

  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國際社會熱切期盼中國方案,新華社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正是“新華夢”“中國夢”的持續深化,才讓我們一個個年輕記者離對外傳播的個人夢想、職業夢想越來越近。

  最近,總社黨組提出加快構建內外並重的工作格局,把加強對外報道作為建設世界性通訊社的基礎工程,讓我們更加振奮。我相信,只要我們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就一定能“讓全世界都能聽到並聽清我們的聲音”。

  (王子辰,新華社山東分社媒體融合發展中心輪值主任,入社6年多來,採寫的多篇英文稿件被美歐主流媒體大篇幅採用。多篇調研和監督稿件得到中央領導同志批示。)

+1
【糾錯】 責任編輯: 汪亞
相關新聞
  • 【好記者講好故事】楊臻:糖果、足球與帽子——五味雜陳的戰地紀實
    作為記者,我們無法阻止眼前發生的一切,但我們要把真相告訴全世界。我們扎根戰地,不僅要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描述、正義的記錄以及和平的呼喚,更要讓全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中國的立場和中國的主張。
    2017-10-31 08:16:27
  • 【好記者講好故事】高熹:我們的路,我們的夢
    我不會忘記那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同樣不會忘記和我的非洲朋友皮特森的20年之約,20年後當我重返非洲時,我們看到的一定是一個更加團結美麗的非洲,也將看到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中國,20年後,我們依然會像今天一樣攜手,一起在我們的路上追逐我們的夢想!
    2017-10-31 08:16:15
  • 呂秋平:媽媽記者的視角
    作為對外部記者,講述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這幾年,我有機會走遍祖國大多數省份,講述很多小人物的故事,比如內蒙古生態移民的蒙古族牧民、新疆民漢通婚的小夫妻、“一帶一路”沿線的小企業家、福建的空巢老人、廣西的留守兒童、農民出身的殘疾全國政協委員、大運河文化帶上學習武術和雜技的外國學生等等。
    2017-10-29 20:21:01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秋到塔裏木
秋到塔裏木
陜西現“肉夾饃”式大樓
陜西現“肉夾饃”式大樓
倫敦:歡度萬聖節
倫敦:歡度萬聖節
金秋時節 江西廬山“楓”景如畫
金秋時節 江西廬山“楓”景如畫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41297298621